【大紀元8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3日電)湖北省考古所研究員後德俊指出,有千年歷史的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繡蝕輕微,是多年不解之謎,文物考古專家研究後發現,這完全是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與硫化工藝無關。
湖北日報今天報導,經檢測,越王勾踐劍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百分之零點五,劍格表面略高,劍身其它部位都未檢測出有硫存在。
後德俊認為,這顯示勾踐劍不鏽並非是因為經過硫化處理。古墓中屍體、絲綢、食物等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這就是劍上硫的來源。
這名文物考古專家指出,勾踐劍在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裡。墓葬深埋在數公尺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白膏泥填塞,下部採用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致密性好。加上墓坑上部填土夯實,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
此外,勾踐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墓室內空氣含量少,且地下水基本為中性,這樣的環境條件有利於保存越王勾踐劍。後德俊說,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並非完全沒有生鏽,只是鏽蝕程度十分輕微,難以看出。但出土三十九年後的今天,盡管妥善保管,劍表面已不如出土時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