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繞不過去的香港普選檻

子日

標籤:

【大紀元8月2日訊】今年「7.1」又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似乎每個人都難以置身其外,深圳羅湖橋兩頭的人們都在為這個日子而沸騰。這頭,到處是鶯歌燕舞,人們在聲嘶力竭地謳歌一個83歲老者的豐功偉績,儘管其中的的許多人只是在盲目而麻木地跟著起哄而已;那頭,逾50萬港人冒著赤日炎炎、高溫酷暑,扶老攜幼、浩浩蕩蕩,再次走上街頭,「要民主」「要普選」的口號聲此伏彼起,響徹維多利亞公園的上空。這頭的情形那頭一清二楚,那頭的情景這頭要麼密不透風、蒙在鼓裡,要麼半遮半掩、不明不白,不知底細的人還以為是在和我們一樣歡慶生日或慶祝香港回歸7週年呢。

導致港人這次大遊行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廣大民眾對2007年、2008年「雙普選」的堅定訴求。自從這個正當要求被大陸最高權力機關溫柔地否決後,香港民眾的抗議浪潮一直沒有停歇,至「7.1」終於爆發出了最強烈的吶喊。全世界愛好民主自由正義事業的人們都傾聽到了這一動人心魄的聲音。

普選2007年特首和2008年立法會,本來是件天經地義、大勢所趨、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利民、利港、利國。方向既定,剩下來就是設計運作程式和具體操作了。這些年,無論大陸還是香港,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不是成天在唱著「港人治港」的高調嗎?還有什麼方式比普選更能體現「港人治港」的精髓?莫非普選會弄出個英國佬、美國佬出來當行政長官?難道只有經有關當局授意、無香港民眾授權的極少數港人把持特首位置和立法會,才算是「港人治港」?

普選又叫直選,就是由人民大眾人手一票選出父母官和當家人。這是在文明世界中廣為推行的一種重大政治生活方式,高度體現了「天下為公」「人民當家作主」的精神。除經典的西方國家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們周邊的蒙古、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台灣等,也都陸續加入到了普選的行列。普選已成為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

可部分人對普選畏之如虎,對「普選」二字諱莫如深,讓人實在匪夷所思。他們不是一直標榜和老百姓的關係是「魚水關係」嗎?不是一直高喊著「密切聯繫群眾」、與老百姓「心連心」嗎?不是說領導人民「翻了身」、人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嗎?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嗎?那還幹嗎如此怕老百姓?!退一萬步說,即便落選,不就是丟了把交椅,少了幾個席位,與人民利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相比,又算得了什麼!不是說這三大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嘛!

權威人士指出,中國直選的條件尚未成熟,因為民眾的文化及其它素質太差。不知這是哪門子道理?事實上恰恰是在「文化及其它素質太差」、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地方,如廣大農村,倒還實現了相當部分「村官」的直選;近兩年不時傳出城市社區(居委會)官員及鄉鎮級官員的直選新聞,每次都會讓媒體興奮異常、熱炒一番。再往上看,就毫無動靜了;是否越往上,文化素質就越差了呢?在一些中心大城市,文化素質一點也不差,可也看不到有關直選的任何消息。

如果說將「素質」藉口用於大陸尚可勉強搪塞一陣的話,那麼用「素質」來抗拒香港普選就連當局自己也感到底氣不足了。香港可是大名鼎鼎的「四小龍」之一啊,其文化、科技、經濟等之發達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是屈指可數的。於是,包括來自香港的法律、政治權威人士又說出了另一條驚人的理由:美國的總統、英國的首相也不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何況香港。總之是要證明香港普選的條件也未成熟!

作者碰巧對美國的總統選舉略知一二,不妨在此簡單辯析一番,以正視聽。美國大選采取的是選舉人票(而不是選民票)制度,這就好比乒乓球比賽的「五局三勝」規則,最後的贏家是看誰贏得的局數(選舉人票)多,而不是看誰贏得的球數(選民票)多,所以確實有可能出現獲得選民票多的反而沒能當選的「反常」現象(例如2000年大選戈爾就比布希多出30萬張選民票)。在大選年12月正式選舉總統時,由各州選舉人(而不是選民)投票選出總統。但選舉人票是由選民票決定的,誰在某個州獲取的選民票多,誰就贏得了在該州指定選舉人的資格,這等於是取得了該州的選舉人票,即「贏者全拿」。這樣一來就清楚了,候選人要想奪得某州的選舉人票,他絕不敢藐視任何一位普通選民手中的那一票。從嚴格意義上說,這就是普選。不知英國的首相選舉是否也與此差不多?

還有一種奇怪的論調,就是:在英國殖民統治的港英當局時代,怎無人叫嚷要普選港督?這實際上是個歷史常識問題。總督是宗主國派往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有誰見過總督是由當地人普選出來的?況且,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過去未普選不代表現在不能普選,現在未普選不代表將來不能普選。普選是大的潮流,總的趨勢。

有關當局要認清形勢,順應潮流,多傾聽港人的呼聲。要知道,香港的普選門檻遲早得過,越早越好;它是繞不過去的。

──轉自《北京之春》2004年8月號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子日:一個網民名叫阿彭
子日:我們找誰要老婆?
子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