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15日電)農曆 7月對房市消費者心理的負面影響已逐年淡化,在過去的房屋交易市場中,農曆7月房地產市場的成交件數,呈現連續5年攀升,尤其91、92二年鬼月期間交易件數,年增率均逼近 5成,頻創新高,顯示。
根據最新房市線上民調, 7成民眾表示購屋計畫不受農曆7月的影響,其他 3成認為農曆7月傳統民俗禁忌會影響購屋計畫,但是真正不在農曆 7月買房子的比例,僅佔12%。
8 月16日即將正式進入民間俗稱的「鬼月」,永慶房仲網在8月初進行線上民調,調查「農曆7月」這項因素,是否對網友購屋造成影響。調查結果指出, 3成民眾認為農曆7月確實影響購屋計畫。其中,18%的網友,以提早到農曆7月以前、或延至農曆7月以後再買房子,作為因應及變通,真正完全避開農曆7月、不在農曆7月購屋的民眾,其實只有12%,但有高達7成的民眾表示購屋計畫不受農曆7月的影響。
進一步分析,其中近1/4的民眾認為,雖然在農歷7月買房子,但是若加計過戶、裝修及搬家的時間,實際「入厝」已經到農曆8月以後,因而不受影響;23%的民眾則表示完全不迷信,所以不影響;其餘的 23%的民眾表示,會利用農曆7月進場,以爭取較大的議價空間。
永慶房仲網總經理鄭明嬌解釋這個現象,以實際房市交易狀況來看,歷年農曆 7月成屋市場中,代表市場交易熱度的成交件數逐年成長,屢創新高。其中89、90年農曆 7月成交件數,年增率維持小幅成長1.7%及8.1%;到了91、92年農曆 7月,成交件數成長率更是一舉逼近 5成。表示「鬼月」的傳統觀念已不如以往,並非真正影響買方購屋意願的關鍵因素。
除了國人教育水準普遍提升,淡化農曆 7月諸事不宜的傳統禁忌外,近年來政府釋出多項房市利多政策,加上低利誘因,其實才是帶動房市買氣的主因。
最明顯的例子,89年政府首次開辦新台幣3200億元優惠房貸,雖逢農曆 7月中旬,但是由於補貼政策及幅度在當時為前所未有,造成民眾熱烈搶貸,以致當年農曆7月買賣成交件數一反往常,較農曆 6月激增15%。近年在低利及低稅效應的加乘效果下,91、92年農曆 7月份成交件數,更是一舉逼近5成。
近年農曆 7月房市交易件數呈現逐年放大,及最新房市線上民調的結果,均顯示農曆 7月對房市消費者心理的負面影響已逐年淡化。
而房屋買賣在我國採登記制度,從簽約到交屋尚需 1-1.5個月的時間,對購屋而言,農曆7月簽約,等到正式「入厝」也會在農曆8月以後,加上愈來愈多的民眾認為農曆 7月反而是議價的好時機,因此目前積極看屋反而可把握最實在的實質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