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2日訊】9月12日是中國收回香港主權以後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因為中國封殺了2007與2008特首與立法會雙普選的可能性﹐而北京與民主派又都放軟身段聲稱相互溝通的必要﹐所以這次的選舉格外令人注目﹐特別是在60個席位中佔據30個席位的直接選舉。另外30個席位則是功能組別的小圈子選舉。
8月4日是立法會選舉提名的最後一天,長達兩個星期的提名共有162人角逐60個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席。其中90人獲提名參加地方直選,港島區有六張名單,九龍西七張,九龍東五張,新界東及新界西分別有六張及十三張名單。功能界別選舉則有72名候選人參選,其中11人可自動當選。
立法會直選議席的選舉辦法﹐在1998年從單議席單票制改為類似多議席單票制的比例代表制﹐目的是有利於小黨而不利於支持率最高的民主黨﹐但民主派後來也因應有一些小組織或個人出選﹐因此才出現這樣多的選舉名單﹐問題是民主派要如何配票才能取得最大效益。而39席的功能組別有11席自動當選﹐幾近“不勞而獲”﹐也怪不得擅長“剝削”的一些工商界人士死命反對普選而鍾情於小圈子的功能組別選舉了。
這次選戰開打﹐有幾個比較吸引人們注意的事件﹕
一是10年前由香港新華社催生與養大的嫡系工商界組織港進聯﹐因為直選議席增多而小圈子議席減少﹐出現泡沫化的危機。這是由於小圈子的親共議席不夠分配﹐而他們習慣於由北京分配給他們議席﹐這次中聯辦協調下來﹐人家都不肯讓﹐而他們的主席劉漢銓深知自己缺乏群眾基礎﹐死也不肯參與直選﹐醜態畢露﹔有心直選的朱幼麟因為會同另一個從事基層工作的親共組織民建聯搶票而被勸退﹔最後找了一個幾乎註定必敗的候選人參選來維持面子避免被人唱衰。看來這個政黨的泡沫化是時間問題﹐因此有人主張這兩個政黨合併﹐維持住一個面子。
另外一個新聞就是被封咪以後又被商台聲稱解約的名嘴鄭經翰在來得及放棄加拿大護照以後正式參選。在這以前﹐他也探討參加哪個選區的可能性﹐民主黨因為擔心他搶了他們的票而態度曖昧﹐雖然沒有公開反對﹐但是心理不太爽快﹐何況還擔心排名前後的問題。結果鄭經翰決定在九龍東參選﹐夥拍“前線”秘書長陶君行﹐原來陶自己出選﹐現在鄭排第一﹐陶排第二。陶君行搞學運出身﹐原來是民主黨少壯派﹐因為同民主黨理念日益不合而轉到“前線”﹐現在是區議員。鄭經翰可以拉抬陶的知名度﹐陶的基層工作基礎可補鄭經翰的不足。
第三個新聞是中共外圍的民建聯去年新任主席馬力﹐在8月8日宣佈得了結腸癌。他在港島區參選﹐排第二的是爭取同鄉票源的福建籍蔡素玉﹐但是預計他們只能拿到一個議席。馬力宣佈患病而不參加任何競選活動﹐對死忠的親共鐵票自無影響﹐因為中共那些老革命就是身患絕症也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力﹐他們的支持者也習以為常了。但是宣佈本身可能會爭取到中間群眾的同情票。這是香港往年選舉中從未出現的新情況﹐效果如何值得關注。
隨著投票日期的逼近﹐氣氛會日益熱鬧﹐選情也更加緊張。
(大紀元首發)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