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車站名:集集
驛舍材質:日式木造
建築年代:一九三○年
線路名:集集支線
備註:二○○二年二月重建落成
集集車站的名氣,較之其他幾個同屬觀光級的古老車站,如保安、竹田、勝興更勝一籌,主要是這條濱臨濁水溪畔的支線鐵道沿線,的確是風情萬種。
經過眾多關心鐵道文化人士、鎮長林明溱先生和鎮民的努力,利用周邊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將這條原本以產業為主的鐵道,打造成時下最時髦的「知性之旅」,吸引成群結隊的年輕遊客來此騎腳踏車徜徉山水、造訪古蹟。
就連幼稚園的小朋友也被老師領著來坐火車、看火車,當然更多包遊覽車由四面八方而至的團體客,甚至不乏遠從日本而來的觀光客抱著鉅細靡遺的旅遊指南按圖索驥。
「車站」理當是聚焦之處,尤其經過令集集人心碎的九二一大地震,已嚴重傾斜的老站得到各大媒體募款所得,和出身集集的企業家葉宏清以「實體捐贈」方式幫助集集車站重建,委託清華大學建築研究所,利用現代科技,還原昔日風貌,一磚一瓦絲毫不馬虎,新站的屋瓦還是趁未完全倒塌前一塊塊小心翼翼拆卸編號。不夠的部分,為求取相同質感,還買下鄰近學校兩間舊教室,拆下屋瓦,才湊齊所需的舊式日本瓦。
原先台鐵為樽節開支,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三十一日把集集線除水里站之外都降為無人看守站,一度任憑風吹雨打,殘破剝落的窘狀經過地震摧折,幾乎解體。
若想回味當年小站素顏,順便一提的是一九九七年初夏,常年取材鐵道風景作畫的畫家曾受傳播公司之邀,親自下海以集集支線鐵道為主題,拍了一支「濁水溪畔的汽笛聲」影片。
尚未蒙難前的集集線各站及周邊風光悉數入鏡,災變前蒼翠遠山與純樸自然悠閒的情景,都可以從這支影片中一窺堂奧。
現今,片中慢吞吞的普通車的藍色車廂已經由空調彩繪車身取代。
浴火重生,新站開張,站前擠滿遊客,動頭腦的遠比動嘴巴的人少,有人叼著冰棒遊逛一旁雜亂的飲食攤,有人乾脆圍坐枕木長椅吃臭豆腐、喝啤酒,大聲喧嘩。
遠巴巴跑來,若只在這方圓數十公尺的範圍吃喝拉撒,這樣的旅遊品質令人惋惜。談到「拉、撒」,這集集車站枉費有一個精心設計,應該算是全台灣車站中最有品味的廁所,可惜女廁十間有四間貼上「故障」,大晴天,廁所地磚水漬漬的,抽水馬桶卻沖不出一滴水。
看到被折騰成這副狼狽狀的廁所,想到游內閣初上任不是已經提醒要各單位注意廁所衛生嗎?但願游揆暫時沒空到此湊熱鬧,否則第一個被開刀的一定非「集集」莫屬。──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