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學費契約化吧!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最近幾年的暑假,都會發生大學學費是否調漲的爭議。學費爭議之所以一再發生,正表示在現有的學費補貼與管制政策之下,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故事是這樣發生的,由於政府對學費的管制,各大學每年的收費標準,都要由教育部核定。雖然名義上各大學都以「提高教育品質」為理由,公立大學由於有來自政府的鉅額補貼,深知即使學費再怎麼調,都不足以影響學生的就讀意願,而私立大學也瞭解在人們對大學教育的需求仍相當大的情況之下,學費的調整對招生的影響也相當有限,結果就是公私立大學都會努力向教育部爭取學費調漲。

另一方面,教育部在這個「民意最大」的選舉時代,即使知道減少學費管制是正確的方向,面對走上街頭的學生「民意」,也始終不能正面提出充分的政策說明,只能在核准部分學校調漲學費之後,搬出擋住了幾所學校漲價要求的數字來作為政績訴求。

至於學生團體的「反高學費」運動,由追求個人最大利益的角度來看,在學的大學生努力以最低成本來獲取大學教育,刻意忽略現行「低學費政策」之下,納稅人已經透過政府對大學教育,尤其是公立大學的補貼,毋寧是可以理解。不過,如果還進一步宣稱受大學教育是基本人權之一,那就不知從何說起了。受大學教育如果是基本人權,反高學費論者就應該不只反高學費,還更應主張「零學費」,並且要求政府保障與自己同世代的「所有人」,都有免費受大學教育的權利,而不需要經過考試的篩選。

那麼,在現行扭曲的學費結構之下,即使暫時無法解除學費管制,如何至少消弭每年重複發生的「反高學費」爭議呢?方法之一是,讓學校和學生之間,在學籍關係產生之前,除了學校介紹自己的特色和各種有利條件以吸引學生之外,能夠在學費方面也有充分的資訊。具體的作法是,教育部可以在學生選填志願之前,要求各校公布「未來四年」各系的學費收取標準,讓學生在被學籍鎖住之前,得以將學費成本清楚地納入選擇校系的考量中。九月入學前,再由學校以事前公布的四年收費標準與其他相關事項,和學生訂定契約。

換言之,就讓學費契約化吧。契約化可以讓學生在校系選擇上,有完整的資訊來理解上大學的成本。如果覺得學費太貴,可以換個學校唸,如果覺得學費貴得不值得唸大學,甚至可以不要唸。學生在學期間,既然學校依契約不得變更學費水準或巧立其他名目來收費,接受了學費契約的學生自然也就沒有反對學費調漲的問題。另一方面,契約化的學費也可讓各校在吸引學生就讀時,也在學費這個面向上有正式的競爭關係。學費契約化應該可以消弭每年「歹戲拖棚」的學費調漲爭議。──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大學學費上漲
我很幸運
我很幸運 人氣 0
大學學費漲不漲 台教育部得加強溝通
大學學費漲不漲,教育部得加強溝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