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1日電)台灣花蓮慈濟醫院近來醫治多件皮膚潰爛長水泡、有灼熱感、痛癢難耐的病例,經追查後研判是隱翅蟲體液作祟,慈濟皮膚科醫師洪崧壬表示,隱翅蟲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的原因,是病患打死停在皮膚上的隱翅蟲後,皮膚接觸到蟲體內的體液而引發皮膚炎。
花蓮慈濟醫院近來發現有不少因皮膚潰爛長水泡就醫的個案,病患除有皮膚潰爛症狀外,還有灼熱感和痛癢難耐的情形,經追查病史後,研判應是隱翅蟲體液作祟,洪崧壬表示,病患的皮膚如果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應儘速以大量清水沖洗,如有潰爛發炎情形,應就醫治療。
洪崧壬表示,隱翅蟲本身並不會螫人,而是隱翅蟲的體液造成人體皮膚潰爛發炎,這種情形主要是因為民眾打死停在皮膚上的隱翅蟲後,隱翅蟲的體液和皮膚接觸引發皮膚炎。
隱翅蟲體長約一公分、體寬約零點二公分,體色紅黑相間,因翅鞘退化變得不明顯,而被稱為隱翅蟲,喜歡在稻田、草叢、果園、樹林中棲息,稻作收割後常會出現在郊外社區,洪崧壬表示,當隱翅蟲在人體手臂上爬行時,皮膚會感覺癢癢的,民眾隨手拍死隱翅蟲後,隱翅蟲的體液直接接觸到皮膚,而引發潰爛發炎。
隱翅蟲最常出沒的時期是每年的4月至10月間,因隱翅蟲具有趨光性,住在郊區或稻田附近的民眾,較常接觸到隱翅蟲。洪崧壬表示,民眾最好是關燈睡覺並加裝紗窗,如果發現隱翅蟲停在皮膚上,不要再隨手拍死,而改以口吹氣的方式把隱翅蟲吹離皮膚,以避免隱翅蟲體液和皮膚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