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8日電)香港大學和汕頭大學聯合流感研究中心最新發現,東南亞去年底和今年初的H5N1禽流感大爆發,主要源於病毒基因轉換成功,使病毒變得更「毒」。負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副教授管軼警告,H5N1禽流感隨時有機會在全球大爆發。
明報今天在一則專訪中引述管軼的話說,H5N1 病毒流感,已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本土病,而病毒基因轉換成功下,將進一步提高病毒透過基因排列,或跟人類甲型流感重配,而達到人傳人的能力和條件,威脅全球人類與家禽健康。
管軼指出,去年底和今年初,在中國大陸和另外七個東南亞國家爆發,在泰國和越南更導致人命損失,牽涉地域之廣前所未見,顯示病毒基因迅速轉變。
管軼表示,研究小組在七個東南亞H5N1禽流感爆發的國家,蒐集多個樣本,其中包括人類和家禽、候鳥等樣本,與二000至0三年小組蒐集九萬多個H5N1禽流感病毒樣本比較。
研究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基因起了很大變化,過去病毒基因由多個不同基因組成,變成由一個強大的Z基因統領,並組成H5N1Z新禽流感病毒。最近在大陸和另外七個東南亞國家爆發所造成的災害顯示,H5N1Z禽流感病毒毒性更烈,傳播範圍更廣。
管軼說,二000至0三年這四年內,H5N1禽流感病毒基因之間不停互相轉換(俗稱洗牌),但組成仍然是雜亂無章,故毒性時強時弱,例如病毒在原宿主鵝鴨身上不會致命,但病毒傳至雞隻身上便可以致命。
作為宿主的家鴨,在H5N1病毒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一些對人類有威脅的新病毒株,仍然不斷在家鴨身上出現。
管軼擔心目前為禽鳥注射的H5N1疫苗,會漸漸失效,因此建議應該盡早研製新疫苗,抵抗變得更毒的禽流感。但研究也指出,現在仍不知道H5N1病毒是否已經侵入了野鳥的族群中,在制定控制禽流感爆發與傳播策略時,必須考慮到候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