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6日綜合報導)排球誕生於一八九六年,幾乎可說是和籃球系出同源。美國麻州春田學院的奈史密斯在一八九二年發明籃球之後,他的朋友摩根認為這種運動太過激烈,不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中年上班族,因此用四年時間發展出現代排球的雛形。雅典奧運排球比賽8月十四進行到二十9日,男女各十二隊爭奪兩面金牌。
他在體育館內架起網球網,以籃球膽為球,利用手球擊球方式對打。哈爾斯博士於一八九六年看到這種球會飛來飛去的運動,建議摩根將其取名為「空中飛球」(Volleyball),排球便由此定名。
由於摩根是基督教青年會的老師,排球藉由此會的國際網絡,很快就流傳至世界各地。到了一九二0年左右,加拿大、巴西、古巴、中國、法國、意大利、蘇聯等國都曾出現排球運動的蹤跡。一九四七年時,國際排球總會在巴黎成立,首屆世界排球錦標賽也於兩年後舉行。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首度將排球列為比賽項目,且男、女子組均有設立。
排球向來是種不怕改變的運動,雖然基本規則早於一九二0年代即已確立,但細部規則卻不斷翻新。一九一六年時,五局三勝制出現;一九一八年,每隊六人制確立,其中一位是發球員;一九二0年,三球過界成為正式規定,持球方必須在三次擊球機會讓球過界,否則即算失分。球必須要清楚被「擊」中,不允許推、帶、抬、擲等動作。
得分制度最近十多年來有很大改變,現在的規定是不需擁有發球權,只要讓球落在對方場地界內就算得分。五局三勝制中,前四局先得二十五分者獲勝,最後一局則是十五分,但皆須領先兩分以上,否則比賽將持續進行。兩千年起,每隊將可有兩名「自由球員」,他們在死球狀態下可自行與後排球員進行更替,但不得發球、擊球過網或換到前排位置。
奧運排球賽沒出現過獨當一面的贏家,美國、前蘇聯、日本、巴西及部分東歐國家均曾輪流稱霸。本屆比賽的日期定於8月十四至二十9日,男、女子組各有十二隊參加,將先分成兩組進行單循環預賽,再取各組前四名進行交叉淘汰賽。
參賽國家為突尼西亞、阿根廷、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蘭、法國、希臘、巴西、意大利、荷蘭、俄羅斯、美國、澳洲(以上男排)、希臘、南韓、日本、巴西、意大利、肯亞、中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古巴、德國、俄羅斯、美國(以上女排)。
排球-金牌-銀牌-銅牌男子組-南斯拉夫-俄羅斯-意大利女子組-古巴-俄羅斯-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