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6日訊】
今天我們為您准備了多家西方媒體對香港爭取民主大游行的報道。
今年的7月1日,對港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它是香港主權移交七周年的日子,繼去年香港“七一”50万人大游行后,今年再一次爆發大規模游行。
BBC 報道說:“在這個气溫最高達到攝氏34.6度的炎熱天气下,是香港今年最熱的一天,但并沒有影響香港市民參与游行的熱情。据主辦單位說,參加人數超過53万人。今年与去年的大游行都是由民間人權陣線主辦的, 主題有所不同卻都是為了維護香港的民主与自由。 美國之音為此報道說:去年香港民眾的大游行,主要是針對香港特區政府,因為以董建華為首的特區政府希望強力推行23條立法,從而引起了巨大的民憤;今年的香港民眾游行,是由北京宣布2007、2008年香港不能實現特首和立法會的雙普選而引起的,并由此推廣到要求更加廣泛的民主,要求還政于民,所以矛頭直指人大,直指北京中央政府。”
《衛報》報道指出中國政府今年決定不允許2007直選特首,導致港人對中央政府的印象一落千丈。7月3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說:在這种北京權大于法,威壓港人的情況下,今年香港又爆發了更大規模的游行,抗議北京當局漠視民意。自去年大游行后,北京當局對港經濟措施有所調整也難以壓制港人對民主的渴望。 7月2日倫敦金融時報報道說﹕“大游行后,當局還給香港种种經濟上的好處,試圖安撫和分化香港的民心。比如,去年夏天中共同香港簽署了一攬子促進自由貿易的協定,還進一步開放了大陸游客赴港觀光,即所謂的自由行。中共高層更是頻頻表態,支持在港民望很低的董建華。但是,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用經濟實惠來掩蓋政治上的倒退。”文章接著報道說:“在中共政府的刻意推動下,香港的一些經濟指標開始回升。失業率由去年的8.7%降低到7%,GDP增長据說有望從去年的3%達到今年的6%。但是,經濟的增長并不能挽救董建華的民望。董自從強行推動23條立法以來就跌入民望低谷,他的支持率一直都沒有超過50%。”
日本傳媒報道說,香港人希望民主,又想与中國維持良好關系的愿望看來難以并存。在日本銷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報道說﹕本來香港回歸后,香港經濟依靠中國的程度迅速增加,大部分的市民希望民主化与良好的中港關系并存,民主派也存在避免与北京對立的策略,但從香港特首董建華的施政和中國人大否決香港普選的政策等結果來看,現在的香港全無體現民主化要求的實質成果,導致了香港人日趨高漲的政治不滿。
東京廣播電視的評論星期四晚上說,雖然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最近与香港民主派對話,體現了中國政府有意与香港民主派緩和緊張關系的想法,但是各种跡象顯示中國沒有預計到今年的游行規模會超過去年,說明中國政府還是不了解香港人渴望民主化的程度和對董建華施政的不滿程度。
文章評論說,其實香港和台灣不同,誰做特首也只能与北京保持 良好關系,但北京令人意外地沒有自信心,不敢給香港人民主,不敢讓香港人直接選舉特首,才導致了香港民主派与親中派形成現在這樣的對立局面。
7月2日倫敦金融時報報道說北京官方報紙刻意 對香港游行視而不見,保持低調。美國之音也報導說香港七一舉行几十万人的大游行,但在中國的官方媒體上卻看不到相關報導。香港資深媒體觀察家認為,對重大事件不加報導,以造成歷史事件根本不存在的假象, 是共產党的一貫做法。
美國之音報道說:新華社、人民日報和中新社的网站,在香港七月一號的消息欄里,一概找不到香港几十万市民大游行,要求普選要求民主的消息。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為慶祝回歸祖 國七周年舉行升旗儀式,解放軍駐港部隊舉行三軍軍營開放活動,眾多香港市民冒酷暑參觀軍營等等。
西方媒體卻對今年胜過去年的大游行廣泛報道。金融時報引述美國駐港總領事凱斯(James R. Keith)的話說,香港71游行是一次「民主的強力展示」。金融時報認為,北京一再打壓香港人民對民主的渴望和追求,可能最終導致香港對北京政府忠誠度的下降。
《泰晤士報》報道說,香港市民舉行游行示威,抗議中國中央政府插手香港事務,要求實現全面民主。文章分析說,香港市民在香港回歸七周年之際進行示威,顯然對于中國的統一計划是一大打擊。香港末任總督彭定康表示香港民眾這七年來仍舊期待著一九九七年港人所想要的,那就是對決定他們自己的將來﹑操縱他們自己的命運享有更大的自主權。
《金融時報》報道說,香港末任總督彭定康七年來首次公開批評中國政府處理香港問題的手法,他說:”香港沒有政治問題,除非是外部產生的。”報道說,現任歐盟對外事務委員的彭定康敦促北京允許香港更多主權,以形成港人的公民意識。
7月3日BBC 報道說,雖然7月1日香港再次有數十万人上街示威爭取民主,但中國官員周六(7月3日)表示,中國當局將不會更改早前的決定,即2007和2008年的特首和立法會選舉將不會采用普選。
(希望之聲國際廣闊電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