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國大陸宏觀調控效應觀察之四(中央社記者趙彥特稿)國際要求人民幣升值歷時多年,可是中國政府堅拒不讓,還不斷以「專業」理由抵制。但隨著宏觀調控腳步邁開,人民幣升值一說再度甚囂塵上,原因除可望降低炒作熱錢,還可能換取美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不過北京官方目前仍在觀望中。
1999年1月以來,由於中國利率較高、中國出口量大增造成外匯激增,迄今已達兩千九百五十億美元,以致人民幣升值一說成為普遍心理,但在中國官方喊話壓抑外資流入,以及縮小貿易差距後,才迫使升值的呼聲稍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堅稱,中國會繼續改善外匯市場運作,人民幣則會維持在一美元兌換八點二八元人民幣水準,不會考慮升值,暫時也還不需要額外冷卻經濟政策。
不過,外國金融專家認為,中國應會讓人民幣升值以削弱人民幣和美元的關聯性,而且大膽預測,今年下半年人民幣將從目前的八點二七元人民幣兌一美元,升值至八元人民幣兌一美元;甚至還有人預估,今年底前,人民幣可望升值至七點八元人民幣兌一美元。
姑且不談人民幣可能的升值幅度,純就升值而言,論點基礎有二,分別是是美國持續關注與施壓,以及中國各銀行降低美元存款率,為人民幣可能升值預作準備。
還有專家認為,如果中國經濟降溫措施未見成效,欲緩和熱錢持續匯入及冷卻經濟過熱,就應該讓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十,這雖然有些高估,但將有效遏止投資人借美元買人民幣。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則認為,中國經濟降溫政策若成功,將使得不必要或低效率的投資減少,可能使進口減少而出超擴大,再次引起人民幣升值壓力。
支持人民幣升值的另一項外在因素是,中國為擺脫反傾銷噩夢,極力爭取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但今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年,一般咸認中國成功機率不大,不過,若以人民幣自由浮動作為談判籌碼,或許還有一絲成功機會。
深究中國致力爭取美方認可其市場經濟地位原因,主要是因各國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使得中國面對國外反傾銷調查時處境艱困,不但敗訴機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傾銷稅率也讓許多企業難以承受,所以,如果美國率先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對歐盟等國產生「連鎖效應」。
至於獲得美國承認的最有效的籌碼莫過於人民幣升值,有媒體報導,華府也表示同意,而且把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與中國放棄人民幣緊盯美元匯率併列一起討論,或許更能促成美中更全面的貿易談判。
各種跡象顯示,美國政府對此深表興趣。美國商務部長艾萬斯還表示,已經明確告知中國,只要符合條件,即可以取得市場經濟地位,而現在中國大陸並不符合條件,「要擁有市場經濟地位,必須要有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
所以,無論中國如何抗拒國際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如今情勢多有變化,綜合各方所見,人民幣升值勢將伴隨宏觀調控經濟措施而顯現,儘管中方仍持觀望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升值勢所必然,唯一有待商榷的只是時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