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指通縮已改善港人仍不能掉以輕心

標籤:

【大紀元7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24日電)香港當局昨天公布,困擾五年多的通縮即將完結,本地多份報章今天發表社論指出,通縮消失,代表經濟升溫,是利多現象,然而香港仍然面對成本偏高、財政赤字等問題,因此港人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東方日報的社論指出,通縮改善,無疑是一項利多消息,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固然可以恢復香港的活力,有利於整體經濟的持續發展,可是反過來看,由於大部分市民未能受惠於經濟復甦,尤其是低收入人士薪酬仍然受壓,收入無法增加,面對即將重臨的通膨,負擔反而加重,可說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因此,社論呼籲政府必須對新形勢有充份評估,並及早採取因應對策,紓解市民可能遇到的困境。

明報的社論表示,通縮告終並不等於香港的經濟問題已經解決,因為通縮只是本地面對的眾多經濟問題之一。隨著通膨重臨,市民乃至企業將面對新的挑戰,唯有積極進取,不斷求變,適應新形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洪流中站穩陣腳,進而逆流而上。

星島日報的社論表示,香港有望在未來幾個月擺脫通縮,市民已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物價的調升。通縮去,通膨來,代表經濟升溫,是利多現象。但有利勢頭要持續,首要是就業情況維持改善,令上下階層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美果。

社論認為,香港要維持長期成長,仍須透過再培訓,使人力市場能夠迎合轉型需要,把投閒置散的勞動力轉化成財富生產者。這個目標仍須社會上下一起努力,絕不可因為見到稍好的勢頭就鬆懈下來。

另一份報章「成報」指出,以香港的情況來說,雖然工資和資產價格已大幅下跌,但相對於鄰近地區如台灣和新加坡等仍然偏高,相對於大陸就有更大的距離。只要各地經濟繼續開放,貿易往來不斷增加,則香港經濟將依然面對成本偏高的問題。

在過去多年,香港產業結構並沒有大幅調整,仍以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業為主,對股市和房市的依賴也沒有消除,香港經濟仍存在競爭力不足的隱憂。

因此,政府和市民對未來經濟前景只宜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對潛在危機必須具備高度警覺性。

相關新聞
港府向銀行借貸約六百億港元應付開支
專家:亞洲經濟迅速發展導致洪患日趨嚴重
上海學者坦承判別綠色台商有困難
錢塘江工排污嚴重附近3%居民死於癌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