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生:對《法治江蘇實施綱要》(討論稿)的幾點建議

──在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座談會上的發言──

劉大生

標籤:

【大紀元7月22日訊】看了這個綱要,感到新一屆省領導特別重視法治。這是江蘇的希望。綱要總體上很好:目標高、規劃全面,值得充分肯定。不過,今天開這個座談會,領導同志肯定不是希望我們來唱讚歌,而是希望提一些建議,使這個綱要更完善。因此,不揣冒昧,提幾點不成熟的建議,供領導參考。

一、標誌問題

法治是有標誌的。法治江蘇也應當是有標誌的。比如:

第一,15年以後,省領導願不願意到法院與本省的記者打官司?

第二,政府能不能實現零收費。從憲法上講,公民只有向政府納稅的義務,沒有向政府交費的義務。現在常州政府和廣州的某個區政府都已經宣佈要逐步實行零收費。15年後,全省能零收費嗎?能,就是法治江蘇;不能,就不是法治江蘇。(有人插話:“零收費不可能,其它國家也有政府收費的,只能規範收費,據說全國人大要制定《行政收費法》。”)

第三,人大要吵架。15年後,省人大開會時會不會吵架,如果吵架,就是法治江蘇,如果不吵架,恐怕不能說建成了法治江蘇。(有人插話:“深圳、廣州人大開會已經吵架了。江蘇目前還不行。”)

第四,政府到人大要錢要編制。現在,人大開會如果沒有經費,人大主任要找政府負責人求情說好話。這種關係是不正常的。要實行法治江蘇,應當將黨委、人大、政協的經費法定化,政府要花錢應當求人大。(有人插話:“撥款並監督政府用錢是議會最主要的工作。”)還有編制和機構問題,如果政府要設立機構、增加編制也應當求人大。這也是法治的標誌。

這幾條,可以說是法治的DNA,一測一個準。建議在綱要中有所體現。

二、數位問題

管理學上提倡數位化管理。《法治江蘇實施綱要》也需要一些數位來體現,比如15年後,江蘇的律師數位應當翻幾番?公務員和警察的數字應當減少多少?(有人插話:“減少警察的數位,這太理想化了。”)如果減少警察可能性不大的話,律師增長的數位最好能在綱要中有所體現。

三、關鍵措施問題

寫文章要有關鍵字,建設法治江蘇也要有關鍵措施。剛才,省人大法工委的同志講了江蘇的地方立法也應當敢於率先,不然回拖經濟率先的後腿。這個意見本人非常贊成。在國家的法律沒有禁止或者國家法律的空白地帶,能否採取一些實現法治的立法措施,綱要中應當有所體現。比如:

第一,選舉者不當下級。市長、廳長們當省人大代表,選舉省長,省長回過頭來向市長、廳長們發號施令。在這種情況下,政令不通是正常的。要想政令通,就得採取不正常措施。這就很難建設法治政府。美國總統的政令之所以暢通,就是因爲總統指揮的人都不是總統選舉人。

第二,擴大公推、公選領導幹部的範圍。綱要提到要繼續推行公推、公選領導幹部的制度。這很好。能不能擴大範圍,將部分甚至大部分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也擴大進去,適度競選?

第三,每個市都有立法權。江蘇現在共有13個州級市,其中4個有立法權,9個沒有立法權。應當爭取每個市都有立法權,不然沒有立法權的州級市只能靠紅頭文件管理社會。但是,老百姓沒有遵守紅頭文件的義務。這不利於建設法治江蘇。要嘛大家都沒有立法權,將江蘇的地方立法權集中到省裏同一行使,要嘛大家都有立法權,因爲大家都是州級市,都是分區管縣的市,地盤和人口規模也差不多。

第四,能否制定《江蘇省地方人大與地方黨委關係條例》?綱要已經宣佈要規範黨委與國家機關的關係,16大也有這個要求。那麽,江蘇能否率先實踐,也爲全國和中央提供一些經驗,制定一部《江蘇省地方人大與地方黨委關係條例》呢?本人覺得可以。

第五,能否制定《江蘇省輿論監督條例》?綱要多次提到要加強輿論監督,中央文件中也強調加強輿論監督。所以,輿論監督在理論上沒有障礙,關鍵要落實。怎麽落實呢?建議江蘇率先立法。

四、本綱要的權威問題

本綱要以什麽名義發佈呢?

(有人插話:“省委。”)

那麽是省委常委呢?還是省委全委會呢?還是全省黨代表大會呢?

(有人插話:“常委會就是省委,政府辦公會議就是政府。”)

政府是首長負責制,首長就是政府。而省委是委員會制,常委、全委、代表大會都是省委,代表大會最有權威。綱要是管全省15年法治建設的大政方針,最好由全省黨代會通過公佈,至少也應當以全委會的名義公佈。另外,綱要講到要轉變黨的執政方式,那麽,能否從綱要本身開始就體現執政方式的轉變呢?建議本綱要以省委和省人大聯名的方式發佈,既體現執政方式的轉變,又能對江蘇全民産生約束力。

五、結束語

昨天剛拿到這個討論稿,所以來不及仔細研究。以上基本上算是一個即席發言。所以,我的建議不一定對頭,甚至都是不對的。請領導諒解,請領導一笑了之。

(2004年6月25日上午於省政協第5會議室。)

轉載自《民主論壇》網站(//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大生:政治童工劉胡蘭
劉大生:徭役何時休?
【特稿】前學生起訴神韻和飛天的幕後真相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