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王季民編譯)一項由威斯康辛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候鳥在每年長達數千英哩的遷徙中,只需要很少的睡眠。這種能力的研究,也許有助於極度缺乏睡眠或面臨嚴重睡眠問題的患者。
藉由研究一群麻雀如何在每年的遷徙期減少大量睡眠,且不致於減少活動能力或表現不正常。然而在非遷徙期間,睡眠不足會影響麻雀活動,如同睡眠不足者。
如果研究人員瞭解候鳥在遷徙期間如何長期間保持高度清醒,可能對遭受各種睡眠問題的人們有所助益。
「藉由研究得知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會表現出睡眠模式的改變,例如失眠以及入睡後太快進入熟睡階段,」主要研究人員之一、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教授露絲班卡(Ruth Benca)說:「在鳥類中找到相似的睡眠模式,為季節性心理問題(如躁鬱症)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有趣模型。」
班卡與同事研究的白冠雀鳥,每年都會在阿拉斯加到南加州之間遷徙兩次,而且是在晚間。到了每年的遷徙期,這些被關在實驗室中的雀鳥會變得很有活力,而且晚上會鼓動翅膀到處飛翔而不需休息。
大腦感應器持續監測牠們的睡眠模式,在遷徙期間,牠們只需三分之一的睡眠,並且較快進入熟睡;當牠們晚上開始活動時,監測顯示牠們是完全清醒的,也沒有發現牠們在白天增加打盹的時間,來彌補夜間活動所減少的睡眠。而在非遷徙期間,睡眠不足則會影響牠們的表現。
研究人員將之歸納為:這些鳥類已經發展出暫時減低睡眠的能力,不因睡眠不足而受影響。雖然還是不清楚牠們是如何辦到,研究人員深信這些鳥類的行為可以為部分有睡眠問題者指引新的方向。
這項研究發表在七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生物學期刊中。──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