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1日訊】改革,是社會進步的表徵;不斷改革,是社會不斷進步的表徵。這個道理在新聞事業裡再明確不過。
以最近受到各界關注的「兩蔣遷葬」新聞為例,筆者便有至為切身的感受。故總統蔣經國於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去世之際,筆者適在自立報社服務,參與報導此一相關新聞。由於強人遽逝,當時執政的國民黨遭逢史所未見之權力變局,因此筆者與另位同事胡星來君曾經深度追蹤權力重組之幕後經緯,並以系列報導方式於報刊推出。而為了顯示採訪的嚴謹及史料的價值,相關報導均以史筆方式直呼「兩蔣」之名,此在當時媒體氛圍自無異是「離經叛道」。
其實,以當時的政媒生態而言,不僅媒體幾乎「不敢」進行所謂的「內幕報導」,即便是一般報導亦是「畢恭畢敬」,「尊」稱蔣中正為先總統蔣公、蔣經國為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因此,當筆者與胡星來君之文章刊出後,非但有關當局側目、更有許多讀者來電或來函怒罵,指直呼「兩蔣」之名而不諱是大逆不道,「教壞囝仔大小」。至於兩蔣遺體暫時安置的頭寮與慈湖,媒體上更是一片「陵寢」之聲,完全比照帝王時代而無異詞。
但是,也不過十餘年而已,即便連所謂最「保守」的報紙,如今在報導「兩蔣遷葬」新聞時,亦直呼蔣中正與蔣經國之名而無礙,甚至兩人合稱為「兩蔣」也一甩之前顧忌,大剌剌地置於標題而無慮。如今想找到「蔣公」或「經國先生」的稱呼,大概也只能在報導之外的副刊或民意版中緬懷了。
如此鉅大的變化當然不純是媒體界的「自覺」所致,整個政治、社會環境的改變,毋寧是更基礎性的動力。惟無論是「自覺」或「他覺」,新聞名詞能夠逐步正常化畢竟是好事,我們不可能相信一個將政治人物神話的社會,會是一個進步的社會;我們更不可能相信一個將政治人物神話的媒體,會認真扮演掘發真相、追求正義的角色。
也因此,我們不免對「澄社」學者最近就政府的改革成績提出批判一事,心有所感。儘管愛深可能責切,也儘管立論未竟全同,但相關批評中所指涉的「改革乏力」,卻是政府不得不正視的警訊。其中,當然包括媒體改造在內。
蔣經國去世後十六年餘的今天,我們可以對時代變遷之速而讚嘆,可以對新聞用語之更革而莞爾。可是,到了今天,我們還是看到有人不知道「陵寢」不是個好名詞,我們還是看到有人以為總統的新聞要放到前面才算是尊重,甚至有人擔任的職務涉及媒體操作,本不宜在選舉時站台,竟然還是忘情地上台呼號。察乎此,我們就自然明白:改革,豈有終點可言!──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