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掃蕩網絡色情 加強言論控制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之豐報導) 近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層啟用近年來罕見的“人民戰爭”這個詞,宣傳要打一場在互聯網上打擊淫穢黃色網站的“人民戰爭。”在面臨眾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包括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在內的北京政府最高領導層要展開這樣一場掃黃“人民戰爭。”這是為什麼呢?有評論家認為,這跟北京對中國局勢缺乏自信有關。也有評論家認為,這顯示了中國依然是一個人治社會。

胡錦濤近日來親自發出號令,要求在全國展開一場掃蕩黃色淫穢網站的“人民戰爭。”中國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胡錦濤的指示,迅速做出了相關的部署,包括設立全國性的舉報電話和舉報網站,號召人們檢舉揭發黃色淫穢網站。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導說,對那些再往上傳播黃色材料的人,最高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有評論家提到,中國目前面臨許多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解決,包括政治改革遲遲不前,貪污腐敗屢禁不止,環境嚴重破壞,嚴重的貧富懸殊等等。這麼多影響巨大的嚴重問題擺在那裡,中國最高領導層卻要打一場“掃黃”的“人民戰爭。”這是為什麼呢?

*不敢政改只敢掃黃*

香港政論雜誌《開放》總編輯金鐘認為,最根本的問題是,當今北京政府的胡錦濤、溫家寶領導班子對中國迫切的政治改革問題不敢動。不敢碰。他們只能做一做掃黃這樣的表面文章。當然,也不能排除中國政府借掃黃的幌子,進一步加強言論控制。他說:“我想,這就跟他們(北京最高領導層)的意識形態整個的保守性是相關聯的。他們所謂的改革開放,當然在文化思想方面,我們不能說他們一點也沒有開放,但是,在很多根本的問題上,他們還是處於一種非常模糊的決策狀態。”

關於所謂的中國領導層的“模糊決策”,香港時事評論家何亮亮認為,就掃除黃色網站、保護未成年人這一點本身來說,中國政府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國政府在採取“人民戰爭”這種大張旗鼓的形式整治網站的時候,並沒有為人們提供黃色網站對青少年影響的具體統計數字,例如,有多少青少年是因為黃色網站的影響而犯罪的這樣的資料。

*制止民眾收看境外衛星電視*

何亮亮表示,中國政府目前採取的所謂掃蕩淫穢黃色網站的行動,還令人不免想到這是中國政府加強社會控制、加強意識形態控制的一個措施,例如,中國執政黨共產黨的意識形態主管部門中共中央宣傳部就採取了這樣的一個動作。他說:“中宣部還有一個大動作,只是不像打擊網絡色情這麼引人注意。但是,我覺得應當引人注意的就是,北京中央各部門發出聯合通知,要求制止中國國內的人擅自收看境外的衛星電視。”

在香港的評論家何亮亮表示,中國國內的人能夠收看境外的電視節目,可以說基本都不是黃色的、色情的。他說,中國執政黨和政府主管意識形態的部門最近還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不許擅自改編所謂的紅色經典作品如“紅色娘子軍”之類,不許在黃金時段播放打擊腐敗的電視連續劇,不許擅自報導艾滋病,不許讓那位在去年因揭發當局掩蓋薩斯病實情而聞名世界的蔣彥永醫生的名字見報。

*北京高層擔心局勢不穩*

何亮亮說,從這些跡象來看,人們很難不認為北京目前發動的掃黃“人民戰爭”是跟意識形態控制努力有關的,反映了北京當局現在感到緊張,缺乏自信:“從我剛才說的來看,北京最近對意識形態的整頓是全面的,是多頭並進的。從這點來看,我想可以看得出來,至少北京的這些最高領導層的人他們對中國目前的形勢判斷不樂觀的。往往他們是在覺得形勢比較嚴峻的時候,他們會在意識形態上採取比較重大的步驟,採取‘打人民戰爭’這樣的陳舊的方式來對付新生的事務,包括中國網絡的迅速發展。”

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認為,所謂的黃色材料,所謂的成人消閑娛樂產業和網上信息,在一個法治的社會都是有規範的法治管理的。人民可以要求政府對所謂的黃色材料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對限制措施的實施及其後果進行批評,並要求政府做出相應的政策變更。但是,在中國的情況是,政府當局說什麼是黃色的,反動的,什麼就是黃色的,反動的,政府不讓人民看什麼,人民就不能看,否則就是犯罪,這種情況反映出中國當局依然是一個集權、人治的社會。

*一黨專政人治社會*

金鐘評論說:“他們這個政權本質上就是這樣一個東西,當然不是法治社會。雖然他們的法治狀況跟毛時代比較當然是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從根本上說,他一黨專政這樣一個集權的體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就是一個人治社會。”

中國現在有網民8000多萬,這個數字還在繼續迅速增長。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引用中國公安部高級官員的話說,中國“網民百分之七十是30歲以下的青少年。”中國官方沒有解釋,為什麼要把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人和十幾歲的未成年人一起都算做“青少年”。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宜蘭農民試種黃皮紅肉西瓜成功  但數量稀少
新州鐵路沿線的新景觀
綠繡眼遭濫捕  將引發生態失衡
中國又出現問題奶粉  逾一百五十名幼兒中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