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延年﹐歐陽宇編譯報導)根據美國國家孩童健康和人類發展研究院(NICHD)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移民家庭的高中畢業生,進入美國大學後學業的表現不亞於當地的美國學生。這份研究報告也發現了移民家庭的學生,比美國的學生更願意支持家庭的經濟,有些學生甚至更樂意與父母同住。來自南美移民家庭的青年,大學入學的比率較低,而且取得大學文憑的意願比來自東亞的亞洲人(以華人為主)和菲律賓人較低。
這份研究報告發表於“青少年研究雜誌”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NICHD的院長亞歷山大說,“移民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將是我們國家未來重要的生力軍。這份報告說明了移民家庭的青年可以在我們的教育制度下成功,而且得到生活的技能。”
根據美國普查局2002年3月對人口普查的資料得知,美國每五個孩童中超過一個以上的孩童來自移民家庭。如果現行的趨勢不變,移民孩童占全美孩童的比例將會上升。此外,大部分的少數種族的孩童居住於移民家庭,其中亞太區域島國的孩童占86%,西班牙裔的孩童則占65%。
洛杉磯的加州大學從二所公立高中蒐集了1004名十二年級青少年的學校紀錄資料和問卷。這二所學校有相當多的華人、菲律賓人、拉丁美洲人和歐洲人背景的家庭。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是移民,這些家庭中,父母至少有一個是在美國境外成長。這些家庭財富彼此差異懸殊:有些父母只有高中或以下的教育水準,而其他人都接受過大學或專業方面的教育。
當學生讀到十二年級時,研究人員會衡量他們的學業表現,教育目標和父母為他們設定的教育目標,或他們對學業成就的評價,及他們對家庭的責任感。三年後,三分之二的兒童將被電話訪問。屆時,他們大多數人不是從高中畢業,便是取得同等的文憑,只有少數人結婚生子。
研究人員將評量他們大學教育的進展,包括二年制或四年制大學的入學情形,學業平均成績,和升級的速度。研究人員也評估了學生完成學業後繼續升學的意願和可能性。其他評估措施包括:學生的就業,是否與父母同住,對家庭的經濟貢獻等。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發現,高中畢業生中具有東亞背景者,遠比具有菲律賓、拉丁美洲及歐洲背景的人多。具有東亞背景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入學率和較高的成績,並且大學四年的出席課程比率,也比其他的種族要高。具有東亞背景的學生通常來自高水準教育的家庭。研究人員也發現,具有東亞背景的學生同樣也有高度的求知慾。而他們過去高中階段搶眼的學業表現,也繼續在大學的課程中發揮。
研究人員發現,移民家庭的青年在大學的上進心與表現,不遜於美國出生的同學。在移民家庭中,大學教育的養成,水準仍參差不齊。總體來說,東亞移民家庭的孩子,有96%從高中畢業後就進入大學就讀,拉丁美洲人則有63%。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