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7月12日報導)中國經濟高速低效的發展模式,使原本緊張的能源供應問題日益突出。 有中國能源問題學者認為,如果放任盲目大規模消耗能源的情況繼續下去,中國的能源供應缺口會持續擴大,經濟發展可能面臨嚴重滑坡的危機,而解決電力等能源問題的當務之急是調整經濟模式,節約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並利用市場機制加強能源供應的競爭。
*電力短缺日益加劇*
今年入夏以來,以電力供應短缺為主的能源供應危機在中國的不同地區日益加劇,南部和東部廣大地區都出現不同程度電力供應短缺的危機。在首都北京,上千家工廠已經被命令停產一周,以節約用電。在經濟大都市上海,連日來持續三十多度的高溫,致使電力用量暴增,一些戶外照明設施不得不關閉。南方的工業基地廣東,當局比去年提前六個月啟動緊急措施,從1月就已經開始實行限量用電。另外,廣東、浙江和陝西等省市當局對一些企業採取了「停四開三」的節電措施,致使企業因開工不足影響生產而叫苦連天。 紐約時報報導說,中國今年面臨著二十年來最嚴峻的電力供應短缺局面,電力供求之間的缺口在兩千到三千萬千瓦。
*一學者:放慢經濟增長以緩解能源緊張局面*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者認為,雖然這幾年國家電力建設的速度相當快,去年達到三千四百萬千瓦,今年可能達到四千萬千瓦,但同期中國國內對電力的需求增長速度遠遠超過電力建設增長的速度。這位學者說,造成需求遠遠大於供給的嚴峻局面,主要是由於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結構、高耗能產業的迅速發展以及人民因生活水平提高而對空調等電器產品的廣泛使用等,這種矛盾在夏季表現得更為突出和尖銳。這位學者還指出,電力供應能力的年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十五以上仍不能滿足用電需求,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像。因此,這位學者指出,有必要壓縮目前增長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把某些省市GDP年增長率從百分之十幾調降下來,以緩解電力能源供求之間的緊張局面。
*倪維斗:高耗能產業結構急需調整*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熱能系教授倪維斗認為, 電力供應緊張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些省市、地方大肆興建了很多耗能大戶企業,導致電力需求急劇增長,出現較大的供求缺口。他說:「大搞了很多耗能的工業,例如鋼鐵、水泥和電解鋁,鋼鐵增長率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鋼鐵是耗能的了,用煤用電。(每生產)一噸電解鋁要(消耗)一萬五千度電。水泥也是需要很多能源的消耗。這些東西長得非常快。如果只是民用的話,本來就不會,但民用也在快速增長,比如大家用空調什麼的。高耗能的產業結構也要調整。 」
倪維斗說,中國比較粗放的經濟增長在大量消耗著有限和寶貴的能源。能源供應不足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的一個瓶頸。因此,高耗能的產業結構急需調整,經濟模式需要重新制定,能源的利用效率亟待提高。不然,要實現中國GDP到2020年翻兩番的目標,能源供應至少要翻一番。而能源翻一番,根據中國現有的能源儲量和經濟發展模式,遠遠達不到這一要求。
*倪維斗: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巨大*
倪維斗還指出,中國的煤炭儲量也不那麼豐富,液體燃料的儲量,由於汽車發展比較快,也遠遠不夠。他說,中國的液體燃料生產能力目前是一點六億噸,但年消耗量卻在二點五億噸。所以,中國每年要進口一億噸液體燃料。此外,他說,中國對液體燃料的需求每年至少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增。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液體燃料進口國家。
倪維斗說,導致中國能源供應不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能源利用率非常低,浪費特別大。他說, 中國的焦炭、鋼鐵、電力、水泥等生產的能耗率比世界先進國家超出百分之三十以上。例如,發電廠每千瓦小時的發電量比發達國家多消耗七十克煤。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大源教授說,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跟西方國家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而技術水平上不去,能源使用和轉換率必然會低於西方國家。再者,中國的優勢是成本低廉,而不是技術和資本優勢,因此不能指望中國能源高效轉換,因為中國目前使用的技術並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胡大源說,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力承擔不起產能最高的技術,把資本和技術優勢的發達國家跟勞動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相比是不恰當的。
*倪維斗:興建電廠節約能源*
面對經濟和社會用電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應該怎麼辦呢?倪維斗認為,一方面要興建新的電廠,另一方面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節約能源。他說,目前計劃內的新建電廠發電能力預計在五千萬千瓦,計劃外也有大約四至五千萬千瓦。倪維斗教授說,在開源的同時,還要大力節流,在全國範圍宣傳節能意識,推廣節能措施,確保有關的法律和法規不流於形式。他說:「法規是有的,但執行得很不好,大家都願意投資拉動,用更多的投資蓋更多的新電廠,但人們對節能沒有什麼興趣,比如說,一百億人民幣,節能節出個一百萬千瓦來,人們情願用一百億人民幣去蓋新的電廠,更多的發電,而不是把這一百億拿來節能。整個能源政策的導向性還是不夠。」
胡大源認為,中國能源供應緊張並非暫時的問題,它一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多年來持續保持高速發展,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他說,從去年開始,由於基本建設投資繼續膨脹,經濟發展過熱的問題已經顯現出來。他認為,這種情況在處於經濟轉型和起飛階段的中國是正常的。
*胡大源:電力系統體制需要改革*
不過,胡大源指出,供電緊張直接提出了電力供應和電力系統改革的問題。他說:「中國現在出問題的行業,都是它的壟斷出問題比較大。如果把壟斷打破,這些問題早就預見到了。在市場的情況下,有人專門在預測這個市場的變化。如果說,這個地方有市場,而沒有人做,這裡頭你要深問一下,一定有制度原因,一定有體制原因。將來的矛頭所指,就會指向我們的電力系統的體制問題。哪一個行業相對來講市場化走得比較快一點,就很少出現嚴重短缺的情況。即便出現,時間也比較短。哪個行業越是壟斷得比較厲害,影響就可能比較大。在我看來,制度上的因素是比較大的一個問題。」
倪維斗強調,中國的能源戰略要首先從整個產業結構調整入手,以節能為本,制定全面、嚴格的節能措施,適當開源,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盡快發展再生能源。倪維斗說,如果能做到這些,中國的能源短缺問題就會大為緩解。(//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