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家庭距離不是問題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7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潘玫均/採訪報導 》
在 地 球 的 兩 端
為了孩子的教育與成長環境, 有不少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出國, 自己則因為工作的需要留在國內, 形成父母與孩子或是夫妻分隔兩地的家庭型式。

這樣時空阻隔的遠距離親子關係, 容易讓彼此的感情冷淡嗎?
還是因為聚少離多, 反而讓家人之間產生更緊密的結合?

〈遠距家長手冊〉不在身邊你也可以這樣做

在地球的這頭與那頭,牽繫的父母與子女的心,遠距家庭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陳若琳就表示,孩子的成長期特別需要父母的關心,尤其是遠距父母更需要花心思與孩子培養溝通的管道,才能維持優質的親子關係。

其實,透過一些簡單的方式,讓孩子時常感受父母的注意與關愛,也有助增進親子關係。以下幾種平常就可以做的事,能讓孩子隨時感受父母的愛,提供家長們參考。

●利用高科技:網路是無遠弗屆的工具,除了email和線上即時通訊之外,還可以利用網路視訊,透過麥克風和螢幕,來個親子線上相見歡!

●隨時看到你:利用孩子放暑假回台,一起去拍有趣的大頭貼,讓孩子出國之後可以貼在隨身鉛筆盒或書包等地方,父母也可以貼在皮夾上、家裡,隨時想到彼此,增加親密感。

●我的隨身日記:鼓勵孩子用任何方式傳達他的心情,甚至只是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和同學一起吃比薩、路上看到的可憐小貓,多麼不重要的事也無所謂,這樣,你才能同步分享孩子的生活點滴。家長也可以做同樣的事,甚至將你的生活經驗寫下來,或許還能成為傳家的家書呢。

●利用電子相本:建立家人專屬的Homepage、留言版,或是透過電子相本的方式,將彼此的生活以數位相機拍下來,你與孩子或另一半隨時可以上網,同時分享生活紀錄。

●記住孩子的喜好:雖然身在兩地,若父母能時常記得孩子的喜好,幫他們拍下來或記下來,像是最喜歡的偶像剪報、喜歡的服裝品牌,或是最愛的漫畫,再寄給他們,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注與在意。

●讓我們一起玩:即使和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也可以一起做有趣的事。 約好在同一時間做同樣的事,像是一起玩網路遊戲,產生共同的話題,或是一起到遊樂場,一起去看電影,這是一種充滿思念的親密感遊戲。

〈遠距家庭1〉
培養競爭力 生活更獨立 
 
身為日僑國小的老師,張淑貞特別了解離開自己國家的孩子需要什麼?他們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加上自己過去在日本留學的經驗,更能體會培養孩子世界觀的重要,張淑貞說,「現代的社會,培養競爭力很重要,我想讓孩子多一種人生的選擇,所以選擇送她出國,長痛不如短痛啊!」

 和大多數移民家庭不同的是,張淑貞一個人留在台灣工作,女兒倒是由先生相伴到澳洲生活,「爸爸總是無法像媽媽一樣,每一件事都幫孩子做得好好的,也因為這樣,我的孩子學會更獨立。」

因為對於國情的不熟悉,大多數移民族選擇在華人群聚的地方落腳,加上根深柢固的教育觀念,認為私立的貴族學校才是最優秀的,常常花大錢讓孩子念私立學校,孩子說的還是流利的中文。

在這樣的觀察下,加上自己當年留學日本時選擇和日本學生相處的經驗,張淑貞為女兒選擇了當地的公立學校,在一個都是澳洲人的班級。

「公立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平凡人,也就是一般澳洲當地人,不會有家庭環境的比較問題。我也觀察過,澳洲七歲的孩子心智發展不若亞洲人來得快,所以不會排斥其他種族的孩子。

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但有助於孩子的語言學習,也能讓孩子學會與各種種族之間的人相處。」張淑貞說,孩子現在十一歲了,很能融入學校的生活環境中。

雖然無法每天都在女兒身邊,但張淑貞每天都要和女兒通電話,「她也會用email,但我們喜歡聽到對方聲音的生動感,有一種彼此靠近的感覺,即使只是說說生活上的瑣事,像是在上學路上看見一隻拉布拉多犬,也覺得很棒!」

當然,女兒也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張淑貞會心疼,卻也把握每一次的機會教育。

身為父母,離開孩子身邊總是很心痛,但「弱不丟,會更苦。」張淑貞說,能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不對生活低能,這樣的辛苦也值得,所以每年寒、暑假,她都會讓女兒回台灣度假,享受與媽媽生活的親密感,「我們一起運動、游泳、逛逛街,還會一起去旅遊,每一天,都覺得有加倍的快樂!」

危機處理篇

有一次,女兒回台買了一雙學校用的白布鞋,回澳洲之後發現新校長下令該學期要換黑布鞋,爸爸因為覺得很可惜,想辦法將白布鞋染成黑的,但女兒覺得很難為情,一直跪著上課。

張淑貞知道了以後,告訴女兒,「布鞋的顏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張淑貞企圖帶領女兒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女兒也真的聽進去了,還穿著這雙布鞋參加賽跑,也獲得了好成績,「換心情再做事情。這是我要教她的事。」張淑貞說,「在二八原則下,我希望她會成為領導八個人的那兩個人之一。」

〈遠距家庭2〉 學習多元化 應變力更佳

因為工作的關係,也為了照顧年長的父母,已經移民加拿大多年的姚家彥,兩年前選擇回台任職科技公司經理。

離開在加拿大的妻子和女兒,問他擔不擔心因為距離產生家人之間的疏離,他倒是充滿了信心,姚家彥說,他一年至少到加拿大兩次,平時隨時和家人保持聯絡,「家庭的完整性應該是從婚姻關係開始之後就建立的,並不會因為距離而改變。」

有一個18歲的女兒,姚家彥特別注重女兒的教育問題,這也是當初會選擇讓她在加拿大生活的原因。

回想剛到加拿大時,因為居住的魁北克省有60%以上的人都說法語,女兒在那裡求學,自然也要學習法語,為了生活需要及輔助女兒學習,他和太太還跟著一起進修法語。

「孩子是自己的責任,我們從她小時候就花了很多心血,為了幫助她能在生活及各方面的認知得到最好的教育,這是身為父母者的責任,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幫助她找到正確的認知能力,是很重要的。」姚家彥說。

雖然身在國外,但姚家彥對於中國人的血統及傳統觀念仍然遵奉,「不管你是黃皮膚或是白皮膚,只有比別人好,才能表示你的能力。」姚家彥說。

像是在家裡,他要求女兒一定要以中文溝通;從太太懷孕開始,他就幫女兒寫日記,將她的成長過程與生活點滴一一記錄,等到女兒念小學開始學注音了,就把寫日記的工作交還給她,一直到現在。

女兒還是保持著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也間接啟發了她對於文字及語言上的興趣,「現在,她會用英文、法文寫作,還學會西班牙語,對各種語言及文學的學習力很強。」

大多數移民國外的父母,特別想藉由國外的教育系統與成長環境,為孩子尋找另一種獨立自主的養成訓練,從旁協助的家長,也需要更多的自我成長,姚家彥說,女兒過去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需要他和太太在身邊幫著解決問題的時候。

但現在屬於青少年期的她,更懂得自己要獨立,對事情也有一定的看法,同時也想試著靠自己解決問題,姚家彥認為,父母對子女一直以來的教育與人格養成,才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資源。

現在,姚家彥一年至少到加拿大兩次,大多數的時間靠著email或視訊網路,了解家人和女兒的生活情況,但是每一次與女兒的相處都很特別,「在我回去之前,都會陪她一起做想做的事,她可以列出所有想要我陪她的事,就算陪她一起玩也好。」

姚家彥對女兒點點滴滴的用心,讓父女關係不受距離拉扯,反而擁有更親密的貼近!

危機處理篇

人在國外,不免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姚家彥就發現女兒在處理事情的態度上,顯得特別獨立懂事。

「兩年前,我太太到歐洲幫朋友處理工作上的業務,女兒一個人留在加拿大,我太太回程時剛好遇上了大風雪,法國機場無法起降飛機,沒有照預定的時間回來,女兒一時間也跟她聯絡不上,找我商量該怎麼辦?沒想到她的表現很沉穩,還自己主動打電話給航空公司查明狀況,表現了應該有的冷靜。」

〈遠距家庭3〉 時空阻隔 感情更親密 

女兒Stacey、兒子Kevin分別在賓州及加州讀書,美國多項農產品駐台代表朱煥民的家庭,形成一家人分隔三地的特殊情形,「平常,我們只能爭取所有可以聯絡的管道,和孩子保持隨時聯繫。」

朱煥民說,「時空的阻隔當然會是一種缺憾,但孩子和我們之間的親密,他們對於家庭關係的重視,反而讓我們更珍惜家人相處的機會,一點也不會覺得有疏離感。」

因為工作的緣故,朱煥民與國外接觸得早,也興起他讓孩子看看世界的念頭。1996年時,他和妻子選擇帶著孩子移民加拿大,但是自己的工作因素,只能在家庭安頓好之後,立刻回台工作,當時朱太太一肩扛起照顧家人生活的重任。」

「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我就是有辦法很快適應當地的生活,要不然,孩子跟著我們怎麼辦?」朱太太說,生活環境、國情民俗的不同,是移民者初期最辛苦的事,加上先生不常在身邊,母子三人更是同心,很快地學會自立自強,展開闖蕩楓葉國的新生活。

朱煥民說,當時還好太太撐起所有的責任,讓他可以安心地工作,平時彼此透過電話的聯繫,溝通家裡的大小事,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由太太先與孩子面對面解決。

「我太太總是處理得很好,我很放心。難免孩子會遇到更嚴重的事,這時候我就會和孩子溝通。」朱煥民說,每解決了一件事,他們和孩子都學到了一次難得的經驗,「我們也發現,孩子變得更獨立。」

現在,Stacey在美國賓州念大學,弟弟Kevin在加州讀高中,朱煥民和太太則繼續在台灣工作,一向關係親密的一家人分隔三地,平時,朱煥民和太太除了利用假期及工作之便分頭探望外,無遠弗屆的科技也是維繫親子感情的方式。

他和Stacey靠著MSN Massenger、email聯繫,和Kevin則是多用email聯絡,姊弟之間也會互相照顧,但每週Kevin一定要和媽媽通電話。

「Kevin和媽媽很黏的!Kevin去年上高一,第一次離開家、離開媽媽,他媽媽很捨不得的,幸好他讀的是住宿學校,學校安排了每天滿檔的課程,讓他少了點想家的機會。」朱煥民說。

所以,當Kevin想媽媽,或是媽媽想念Kevin的時候,大多都是靠電話聯絡,「姊姊什麼事都會講,這樣父母會比較放心,但弟弟Kevin就比較悶,通常他在學校發生什麼事,生病或是他想家的時候,還是會打電話回來,但總是說:『Mam,我很好,我可以的!』

我就知道,他心裡有事了,距離那麼遠,也無法幫他什麼,只能說說話安慰他。」朱太太說,即使放心不下,也要相信孩子夠獨立可以解決問題。

客廳放滿了孩子從小到大的相片,體會得到朱煥民和太太對孩子的思念,而提早感受孩子不在身邊的日子,夫妻相處的時間變多了,善於安排時間及夫妻關係再進階,成了遠距父母該學習的事。

「我們都笑自己提早進入空巢期。」朱煥民說,平常的時間,除了工作之外,兩個人也會相約上健身房,或是在家做個簡單的晚餐,「甚至有更多的時間固定與我們各自的家庭聚會,也是另一種難得。」

今年夏天,Stacey和Kevin回台灣過暑假,一方面和爸爸媽媽相聚,也趁機會打工、多學一些想做的事,當然,他們也準備一家人一起出遊,去哪裡都好,就是不要放棄享受難得的團聚時光。

危機處理篇

在國外生活,總是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隨時懂得應變、找朋友幫忙,是解決問題很重要線索,像是去年感恩節Kevin和媽媽在舊金山阿姨家見面,學校收假時,Kevin提早到了LA,離校車接人的時間還有四個小時,媽媽怕他覺得無助,不斷地打電話和他聊天。

今年暑假回台時,學校提早一天放假,Kevin無處可去,還好有姨丈的朋友幫忙,帶著他到旅館度一夜,才免於在外流浪的窘境,「我相信,這些經驗對於他以後遇到任何問題,一定都有幫助的。」朱太太說。

相關新聞
外資6月淨匯出7.43億美元  匯出動作大幅減緩
廠商推出國產首款百萬畫素照相手機
沙國部長:油國組織不會重新檢討增產決定
財經簡訊
財經簡訊 人氣 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