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嚴查舞弊 專家指制度是癥結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亞洲時報記者垚遠八日報導)中國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針對近年來各地高考考場上頻頻出現的舞弊醜聞,今年全國723萬考生首次按規定簽署了“誠信考試承諾書”,中國教育部更是三申五令要嚴查高考舞弊行為。有專家則提出,作弊嚴重的癥結是以分數定終身,中國的應試教育走上極端所致,問題解決之道是中國高等教育要從精英教育真正轉變為全民教育。

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官方網站“央視國際”6月7日報道,全中國高考將在7日如期拉開帷幕。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723萬考生在走進考場前全部簽署了“誠信考試承諾書”,承諾自己將在高考中自覺遵守國家教育考試紀律和有關規定。顯然,往年高考期間,各地層出不窮的舞弊現象,已引起了關注。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在高考前夕表示,今年高考將嚴查三類舞弊行為。它們分別是:代考、替考;利用各種通訊設備作弊;有組織的集體舞弊。

根據新頒發的中國《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監考人員以及負責人員在考試管理、組織及評卷等工作過程中不負責任、甚至包庇縱容考生作弊者,除立即停止其參加當年及下一年度的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外,還要由教育考試機構或者建議其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甚至調離考試工作崗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有專家則提出,中國國內考生的作弊現象之所以會這麼嚴重,癥結還是在於以分數定終身。中國的教育機制是淘汰機制,分數考不高,就意味著你被這個教育體系淘汰了,所以學生們想方設法,哪怕冒著損害個人誠信的危險去作弊得高分。解決之道是讓中國的高等教育從僅屬於少數人的精英教育真正轉變為大眾化的全民教育,讓高考從“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轉變為“引導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指揮棒”。

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大學就成為老百姓心中的神聖的殿堂,成功的階梯。1977年恢復高考首年,有57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27萬人,比例是21:1,其時,中國社會一直將有幸能被大學錄取的少數人稱為“天之驕子”,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無法取得推薦上大學資格的普通人,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進入21世紀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高校數量的快速增長,當年考大學的高淘汰率已不復存在。

中國高等學校自1999年開始大規模擴招新生,當年,全國高校就擴招了45萬新生,增長幅度為42%,速度驚人,2004年高考錄取率更是高達70%以上。

儘管大學的門檻逐漸降低,但是對於中國更多的莘莘學子而言,並不能就此松一口氣,上大學依然是既定的人生目標,“能上大學,能上名牌大學,人生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更多的中國人認同這一看法。

“十二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在這一動力的鞭策下,每天起早貪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應試書”,成為校畢業班學生高考重壓下的真實寫照。而為了追求高升學率,學校根本無暇顧及素質教育,壓縮正常教學時間,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復習備考,老師拼命“滿堂灌”,學生負擔過重,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弱。“舉步維艱”、“進展緩慢”,有教育界人士如此形容目前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

而在中國農村,上大學更是唯一擺脫困境,走出農門的途徑。據中國教育部統計資料,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總計723萬,較去年淨增110萬名,增幅為17.9%。其中農村考生為398萬名,占報名總數的55%,首次超過城鎮考生人數。毫無疑問,鯉魚跳龍門一條路——高考依然是他們不可多得的選擇。

相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在中國,高等教育依然是精英教育而不能真正地轉變為全民教育,在這一狀態下,初級和中等教育也只能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走,這場一次定終生”的遊戲規則仍將繼續。正如某學者所言,如果有一天,在中國“每個民工的子女都能進入大學讀書”情況將會大不相同。(//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科學家稱智力影響健康
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
立委提名 王金平:勝選實力原則無可取代
江蘇近千初中生競爭「空姐」場面火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