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尚﹐歐陽宇編譯報導)愈來愈多從中國領養小孩的父母試圖給予他們孩子的不只是家庭與愛,還包含文化和語言。去年,接近6,900個中國小孩被領養進美國家庭—這一個數目比從前任何一年都多。這個現象部分肇因於中國政府忽然政策改變﹐開放新的機會給領養家庭,以及在美國部份地區有愈來愈多人願意接受多樣性與種族混合的家庭所致。
帕拉阿圖(Palo Alto)線上周報5月報道﹐一個當地的領養方面的專家表示:在加州灣區,國際領養已經幾乎變成主流了。位於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灣區領養服務(Bay Area Adoption Services)主任(executive director),安德莉亞 史卓威克(Andrea Stawicke)說:「這樣的改變頗具戲劇性,有愈來愈多的人在做這件事,這已經變成文化中可接受的一部分。」雖然透過領養的方式可以帶來許多為人父母的樂趣,但是這樣的領養風潮,也帶來了一連串新的挑戰。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父母如何撫育從另一個文化背景出生的小孩呢。而且當這一個國家是中國,而且這個小孩是不同種族時,在維繫他們的小孩與其出生地的關係上,父母親們該負上什麼樣的責任呢?
多年前,當愛莉西斯-漢彌爾頓(Alexis Hamilton)與她快十八月大的女兒莉亞(Lia)在兒童博物館與動物園玩時,有一個小女孩走了過來。這四歲的小女孩疑惑地看著愛莉西斯與她的女兒然後說:「妳的小孩有著中國人的眼睛。」她凝視了一下然後又說:「妳沒有中國人的眼睛。」
漢彌爾頓愣了一下,然後向她解釋說莉亞是從中國領養來的。這樣的場景,或類似的場景,無疑地引起了灣區數百家庭的共鳴(rings a bell)。這是因為愈來愈多的個人與夫婦—像漢彌爾頓與她的丈夫唐納德-格陵﹐在過去的十年內從中國領養小孩。
問一下洛薩托斯市(Los Altos Hills)的居民愛咪-沈(Amy Shantz)與她的妹妹阿曼達(Amanda)關於種族認同的問題,他們會說他們是華人。「我在中國出生,我的爸爸媽媽是美國人。」愛咪解釋。在2001年,美國的每四個跨國領養的小孩中就有ㄧ個是在中國出生的。中國居於各國之冠。
這與十年前相較有很大差異。在當時,中國只同意61個領養個案給美國。然而,在1992年制定的領養法打開了這個國家之門。在中國人口控制政策下的自然結果是,有愈來愈多多於中國政府所規定的小孩在中國出生。
當地的數字反應出國際情勢。灣區領養服務(Bay Area Adoption Services)是灣區處理跨國領養個案的12個服務社之一,從1991年已經為當地的家庭辦好500 例的中國孤兒收養案。
但這一代的收養父母與上一個世代相較,在方法上有明顯不同。研究韓國被收養者之生活的南希(Nancy Ng),是“帕拉阿圖領養支持團體家庭領養回應”(Palo Alto adoption-support group Families Adopting in Response (FAIR))董事會的一員。她說:「在過去這是不一樣的。過去收養小孩有一種強烈的‘援救’的感覺,也沒有今天在收養小孩後,還想要在孩子生活中保存祖國文化。」南希說:「過去他們有一種信念,就是如果你夠愛小孩,很多事情都是很好解決的。他們被我們收養,然後變成美國人。他們會生活的很好。這樣的心態是,這些小孩會成為我們的一員。」
然而,對這些被收養的韓國小孩的研究以及他們自己寫的文章顯示,以單獨的亞洲小孩的身分在家裡,甚至是家鄉中長大,仍然比他人所預期的困難許多。在1999年由紐約的埃文.唐納森收養學會(Evan B. Donaldson Adoption Institute)所做的研究中,一個韓國被收養者寫道:「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是受困於亞洲人身體內的白人。」這項對170位被收養者所做的研究顯示,很多人對於他們的種族認同感到困惑。在成長過程中,超過三分之ㄧ的人會認為他們是白人,而非韓國人/亞洲人,美國華人。到成年後,這一項數值比會反過來。大多數人會認為他們是韓國人/亞洲人,或韓國華人—儘管有11%的人依舊認為自己是白人。這份研究同時也顯示出大多數人長大之後會試圖去學習他們的傳統文化,從加入韓國社團到學習韓語。有一些被收養的韓國人寫下了他們被收養的憤怒,那種孤立感與疏離感。
另有些人則採取另一種較謹慎的態度來衡量在美國與在南韓長大的利弊與優劣得失。這樣的經驗使得專家們與家庭審慎面對文化認同此一課題,在養育一個具有彈性的自我上所扮演的角色。
南希說:「由於‘領養支持團體’增加與父母彼此交流的結果,父母逐漸意識到尊敬小孩出生地國家與在教養過程中給予他們出生國家的文化知識是有必要的。」
南希說,雖然韓國與中國文化不一樣,從這兩個國家領養小孩還是有一些共通點。最明顯的是,當這些小孩被白種人領養時「很容易認為他們不是領養家庭的一部分。」
有了這一部分的知識之後,領養中國小孩的父母採取了另一種積極的方法來教養他們的小孩。父母可以在不斷成立的支持團體中交換意見與分享經驗。一個名叫領養中國孩童家庭(Families with Children from China)的團體,有超過3,000個家庭的會員而且分會遍及國內。其中一個還含擴南灣與半島。
漢彌爾頓堅信種族認同是很重要的。在回憶她的童年時說道「在我的童年裡,每個人都是白人。你是什麼種族很重要,否定這一點的父母是在某些方面破壞親子關係。」
同樣地,阿曼達與艾咪-沈的母親西蒙(Jo Simon),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乳品製造農場長大的,那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多文化灣的世界。她很支持一個社工人員曾給的建議:認清種族差異,而不是將它束諸高閣,並創造一個尊重孩子出生地文化的的家庭環境。
在阿曼達、艾咪及其他幾個從中國領養的小孩所上的國際學校裡,在標准的小學與中學課程之外,還安排了沉浸式中文課程(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給學齡前至八年級的學生,內容有華語、中國文化與藝術。
這個於1996年設立的中文課程是加州矽谷最早的沉浸式中文課程,此課程之設立補充了該校於1979年設立的法文沉浸式課程。
最年幼的學生在一個80%說中文與20%說英文的環境中學習。在小學,學童參半的聽與說中文。到了中學,因為其他學科加入課程的關係,說中文的機會降至30%。
西蒙(Simon)很高興他女兒的進步。他們可以依著所交談的對象而在中英文中自在的切換。女孩們說,中文是在學校中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艾咪很謙遜的說自己的中文程度:「還不賴,但也不是頂好。」
最近,漢彌爾頓的大女兒﹐九歲的莉亞,被要求翻譯在他學校內兩位家長間的討論。這兩人一個只會說英文,另一個則只會說中文。莉亞覺得挺有面子的。
漢彌爾頓很驕傲的說:「事實是,當領養父母是很令人滿意、很棒而且很特別的。」「特別是你領養的是不同種族的小孩時。」
一些養父母深信他們必須給他們的小孩文化方面的教育,但並非所有的人都採用同樣的方法。一年前﹐網絡論壇“Adopt.com”討論對於教養一個跨國領養的小孩的傳統文化意識的價值這一議題上,有很多不同意見被發表出來。有些人持正面態度而有些人則認為安排文化教育的課程是小題大作。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個最近的趨勢只是個社會實驗,因為最近的這一代還未長大成人。不論大人做了多少教育上的努力,孩子本身是教育的原因之一。
一個帕拉阿圖的單親母親,泰瑞-羅勃茲(Terry Roberts)說,文化教育對於她領養的九歲的女兒卡門來說,一直都是個挑戰。羅伯茲本身研究中文,她又說:「我的態度是,在孩子還小與有能力吸收時,能給多少中國文化就給多少中國文化。」
就像其他的女孩,卡門上中文的學齡前幼兒班與私立的雙語幼稚園。然而,幾年之後,羅勃茲將卡門轉至當地的公立小學。部份原因為卡門的偏好,而部份是因為經濟上的考量。現在卡門上每週一次的放學後中國文化課程。但是羅勃茲說他女兒一直跟她說她不想上了。但羅勃茲很堅持。
她總是必須做一些跟文化相關的功課,可能是跳舞或藝術。從我各方面所接收到的消息得知,在小學與中學有太多規則必須遵守,而且是一板一眼的。但等她長大一些,她就會需要中文與中國文化方面的知識。這些教育是為那時候準備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