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 美國商務部星期四開始就美國是否應當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的問題展開聽證。第一天的聽證顯示,美方近期做出這一承認的可能性很小。觀察人士認為,這個問題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美中雙方爭論的一個新的熱點。
*十五年內仍是“非市場經濟”*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前,美中經貿關係中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美國每年都要討論是否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的問題。入世之後,這個問題消失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美國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身份成為中國方面最關注的問題。
由於美中雙邊在中國入世談判中同意在中國入世後十五年之內,美國可以把中國繼續當作非市場經濟對待,中國在反傾銷訴訟中處於非常困難的地步。過去美國方面根本不考慮給中國“正名”的問題,只是到今年4月中國副總理吳儀來到華府才與美國高層達成協議,在雙邊商貿聯席會議的機構之下設立工作小組,就中國身份問題開始聽證。
星期四,由美國商務部主管貿易部門的負責人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官員以及國務院、財政部和勞工部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龐大的聽證小組舉行了第一次專題聽證會。美國國會議員、中國使館官員、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代表以及好幾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的代表到會了發言。
*貨幣可兌換性是第一條件*
美國國會議員菲利普﹒恩格裡希在發言的時候強調中國對國際貿易的現在和未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務部有必要在中國成為完全市場經濟體制的時候對中國做出及時的評價。但是,恩格裡希也明確表示,目前中國還不具備市場經濟的條件。他說:“1930年制定的法律要求必須徹底、認真地進行考慮。以我個人的觀點,國會許多議員也持相同的看法,如果就美國的反傾銷法來看,現在中國還不具備條件,應該被看作是一個‘非市場經濟’體制。這並不是說要否認中國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些進步。我認為,在我們繼續執行與北京保持接觸的政策的過程中,這種進步還會繼續。”
恩格裡希議員指出,在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一個市場經濟的標準中第一條就是貨幣的可兌換性。國際上廣泛地認為,中國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被嚴重低估了,中國的貨幣也不能夠與其它貨幣自由兌換。中國利用不合理的匯率造成了對美出口商品價格低廉,而美國對華的出口商品價格偏高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不能夠把中國作為市場經濟看待。
*中國離市場經濟還有很大距離*
美國斯圖亞特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問題專家斯蒂芬﹒奧萊馬(STEVE OREMA)在作證時則指出,中國在幾乎所有市場經濟體系標準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距離市場經濟還有很大的距離。他指出,這也顯示,中國當初就意識到建立市場經濟的困難,當初為什麼願意世貿組織的其它成員可以在中國入世後十五年中繼續把中國作為非市場國家對待。他說:“考慮到中國當初在與一些國家的談判中爭取並達成了關於過渡期的條款,考慮到中國落實WTO承諾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有關十五年的過渡規定就是承認中國經濟在入世後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夠解決重大的市場扭曲的問題。這樣看,美國對中國商品區別對待是合情合理的。”
*戴雲樓:十五年是極限*
中國駐美使館的商務參讚戴雲樓則指出,美國方面對十五年過渡期的解釋是不准確的。戴雲樓說,WTO協定所規定的是最長期限,而不是起碼的期限。他說:“這不是中國入世協定的要求。協定確實有具體規定,要求美國等國家在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不再把中國看作非市場經濟國家,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十五年結束的時候。十五年期限是極限,而不是最短期限。”
戴雲樓參讚強調說,問題是中國已經變了,而且變化很大。中國入世以來,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經濟與改革當初相比已經有天壤之別。中國在1992年確定了堅實市場經濟的目標,到2002年,中國已經宣布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戴雲樓表示,入世之後,改革速度加快,在法律、知識產權、降低國有經濟、擴大私有經濟比例、開放市場、改善投資環境等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中國的生產和物價基本上已經完全受到市場的調節。戴雲樓表示,如果美國能夠改變對中國的歧視,把中國看作是市場經濟,那麼受益的不光是中國,美國經濟、美國消費者和美國工人也將因此而獲得更多的機會、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先改進再承認而不是相反*
不過,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代表威濂﹒克萊恩費爾德則認為,中國在市場經濟的許多標準方面的表現亟待改善。中國的基本勞工權益得不到保護,工人工資過低,而且沒有自由工會的保護,國內產業繼續得到政府大量的補貼,信息透明度也遠遠低於市場經濟應有的水平。
美國國會議員恩格裡希希望中國加快改革,然後美國才能夠讓中國正名。他說:“我願意指出,象我們過去和中國達成協定的時候那樣,我認為,國會不會願意接受中國做出今後要改革的承諾。中國要首先做出改進。在完全達到市場經濟標準之後,美國才能夠承認中國的變化。次序很明確,是中國先改進,然後美國才承認,而不是相反。”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