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30日訊】(自由時報特派記者蘇永耀專訪)歸併中國七年,香港社會已有極大轉變,尤其來自中國內地的投資與消費已躍為主要;港人的反應為何,身兼作家、新聞工作者、現任新聞局派駐香港的光華新聞中心主任平路受訪表示,隨著內地化趨勢,港人也陷於「自卑與自傲」的人格扭曲。
她認為香港如不好好梳理自己的歷史,將無法找到核心價值與自我認同。
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您自去年初上任至今,眼見的香港有何改變?
答:我上任的時候遇到SARS,之後是七‧一大遊行,一直到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暫緩,到現在港人訴求政治改革;另方面,北京方面也展現強勢意見,上週五亞洲協會邀請美國前亞太副助卿謝淑麗演講,她認為北京政府對香港的頻頻干預,是「把香港與台灣綁在一起」。
這真是非常諷刺,當香港這麼努力要與台灣脫鉤,也不太願意與台灣綁上任何關係,但在某種歷史弔詭下,造成北京政府如何對待香港,與台灣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如何看待七‧一,以及接下來這段時間台灣的變化等,即使香港再不願意,台灣也漠不關心,但彼此的連動關係,卻無法改變。
問:您提到香港亟欲與台灣脫鉤,但香港的民主進程並不因此進步,問題出在哪?
答:香港民主派對外來的協助是嚇得要命。另方面,隨著中國的影響力日增,香港的知識份子或文化人都感受到這樣發展下去,香港將如同外界預期,很容易變成沒有特色的城市,像一般的中國城市,也就是內地化現象。
不過,縱然都心知肚明這個危機,但因中國的壓力,這次七‧一遊行口號原本是「還政於民」,現在卻又有可能收回去。去年七‧一最大的主調是「倒董」,遊行愈到晚上,喊特首董建華下台的聲浪幾乎都是從「肺腑」出來,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固然是有的,但倒董是怒氣、是從「丹田」發出。今年房價雖有上漲,經濟稍有改善,但很可惜的,香港原先的機會,也就是知識份子看到的政改遠景,這個「機會之窗」反而正在關閉中。
問:您所謂的「香港的機會」是什麼?機會消失的原因是否與北京有關?
答:如果香港能顯現更多民主活力、自主的精神,縱然只是一國兩制,卻可能導引整個中國大陸朝向民主的力量,例如北京應可讓香港選舉逐步普選,這等於是民主實驗,又是在境外實踐;香港本有這個位置,讓中國可以往外更開放,並使外面的訊息進來,良性互動對中國本身的發展也很好,然而,北京卻「將窗口關起來」,這是很可惜的。
問:港人未必看到香港發展的危機,但對內地化的趨勢,難道沒有感受?
答:沒錯,尤其港人原先是那麼驕傲,但接觸到這麼多內地人後,突然之間有錢人變成是內地人,絕對是會出現適應問題,港人表面雖很客氣,但人格所經歷的扭曲情況,那種「自卑與自傲」,是存在心理深層;然而,香港特區政府是可以在這種人與人互動上鋪設較多的橋樑,但並未做,大陸人回到內地後常覺得香港不好,港人也不喜歡內地人。
雖然賺到大陸人的錢,但卻也出現文化的落差。
文化的排斥感,與內地人交往不順利,港人將此挫折感轉移到對董建華無能的反彈,以及變成對現實、現任政府的不滿,或許還不那麼清楚是直接對著北京。也因此,這次七‧一民主派陷於兩難,一方面希望訴求北京還政於民,另方面又考量民眾不願與中國鬧僵,加上北京方面的步步相逼,民主派對於遊行態度確實出現兩樣情。
問:香港知識界開始發起追尋「香港核心價值」,您認為香港曾經存在此價值?
答:香港知識界如要追求民主,應該做好自己的市民社會,要有自己集結能力與選民基礎,並與台灣良好互動,牽動北京往好的方向走;雖然北京擬採取統一陣線路線,將一些民主派劃為不愛國,但港人如無真正民主意識,包括文化,都是由上而下指引,那麼香港將來如何能在東亞維持特色?
香港要有核心價值或信念,前提是要好好「梳理」自己的歷史;「潮汐王子」一書的開頭便指出,「我們的傷痕都是地理性」,只有看到自己的地理與歷史,才能看到自己的特色,與台灣不同的是,香港並未做好這功課,到香港歷史博物館看,早期歷史都講得很好,但一遇到英國殖民地史,「就不會講」了,甚至講成一種「政治不正確史」。
一年前,香港社會還把英國喬治五世銅像由維多利亞公園移走,顯示港人無法面對英國人給他們什麼,或沒給他們什麼;台灣雖有族群問題,但已經在用後殖民的角度看殖民者,逐漸認清自己。
但香港至今仍無法梳理自己的歷史,一看到殖民就「辭窮」;難道現在是中國的統治,就要全面批評英國殖民史嗎?但明明不是這樣,另外,又如何看待九七回歸,這些無法面對,香港人怎知「who are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