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 新竹市報導〕
台灣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黃元惠,日前診斷出一名罕見先天性新生兒腸套疊,經手術成功治癒。
醫師說,這種案例非常罕見,發生率小於五萬分之一,世界上僅有少數病例,且發生原因不明,多發生在出生前二到四星期左右,且產前檢查大多正常,無法在出生前察覺。
黃元惠表示,這名女嬰在某婦產科醫院出生,是第二胎足月產,產前檢查一切正常。出生體重約兩千八百公克,出生後第一天可以正常進食,但是第三天開始卻出現嘔吐及餵食不良現象,第四天以後,不但無法餵食,且腹部逐漸漲大,於是轉診到竹醫進一步診斷治療。
女嬰先由新竹醫院小兒腸胃專科醫師康丹琪診斷,發現腹部X光可以看到明顯的腸阻塞現象,超音波檢查發現有腹水,同時在右下腹有疑似腸套疊的超音波影像,緊急由小兒外科主任黃元惠進行手術。
手術中發現,女嬰腸子塞住的主要原因,是罕見的先天性腸套疊,幸好及時手術,切除因腸套疊造成壞死的腸子後,女嬰已順利復元。
黃元惠指出,腸套疊常發生在六個月到兩歲的小孩,典型的症狀是腹痛、嘔吐、解血便,即小孩腹部會突然劇烈絞痛,而且是間歇性的,當疼痛程度越來越厲害,次數越來越密集,小孩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嗜睡,甚至會有高燒、休克的情形。
除了嘔吐之外,一部分的小孩還會解出血液混著黏液,像草莓果醬一樣的便便。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