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香港民主北京頻下重手

標籤:

【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時報特派記者蘇永耀╱特稿﹞即將到來的香港七‧一遊行,北京政府高分貝喊話,並展開連串溫情攻勢,包括同意發給香港民主派議員與部分民運人士回鄉證,民主派顯得反應不一,部分團體仍主張要求「還政」的遊行,香港特區政府則顯得低調,少有發言;種種情形看出實施七年的一國兩制已然走調,正演變成京港之間的直接角力。

  「一國兩制」的名存實亡,也讓本週四七‧一遊行更凸顯意義。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王家英博士清楚指出,相較去年七‧一遊行逾五十萬人參加,這次或許較少,但卻會令北京政府「更為尷尬」,因為這是在北京人大否決掉「雙普選」(二○○七特首直選,二○○八立法會普選)後,港人仍要求「還政於民」,這不僅是直接針對北京政府,而且是表達某種程度不信任態度。

  王家英認為,分析這兩年的七‧一遊行,去年議題較為多重,遊行民眾訴求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抨擊特區政府未能搞好經濟,及不滿SARS蔓延等,主要對象可說是特首董建華。但這次即將到來的遊行則不同,是很清楚地要求立法會與特首普選,集中的民主訴求,「政治威力應會更大」,甚至延燒至9月的立法會選舉。

  另方面,港人民權意識高漲,北京政府的回應態度也逐漸強硬,上週正在香港訪問的美國前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便以「下重手」,形容最近一年北京政府對香港政治的直接干預。

  對此變化,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系教授鄭宇碩點出幾個重要事件,他認為2002年的特首選舉,支持董建華連任者最高比率僅達二十六%,顯示絕大多數港人已經不支持連任,北京方面也掌握這項發展。

  縱然知道董建華已經「不行」,但北京政府基於「穩定壓倒一切」原因,不僅未換下董,並在特首選舉做出干預的動作。鄭宇碩表示,本來董建華連八百人選舉委員會都無法通過,但北京要求選委會必須由秘密投票改為「提名公開」,造成七百多位委員紛紛表態挺董,此舉相對也說明北京政府對特區政府已經缺乏信心。

  鄭宇碩指出,2002年6月底,當時負責港澳事務的中國副總理錢其琛來港,表達「民主不能太快」、「港幣匯率稍高」,也說「基本法二十三條應該立法」等,這些話過去中國從不公開說,但從那時起已不加避諱,港府則只能在後頭被動回應;隔年,就出現五十萬港人的大遊行。

  去年七‧一過後,香港社會一度歸於平靜,不過,12月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親中的民建聯大敗結果,不僅讓政治觀察家跌破眼鏡,也連帶震驚了北京與特區政府。王家英認為,雖然區議員不過如同台灣的里長般,權力相當有限,不過,選舉結果讓北京政府嗅出香港民眾的意向,如不加以處理,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表示,北京政府之所以急忙在這次遊行前透過人大否決雙普選,就是避免給予港人「過高期望」,並成為9月立法會選舉的訴求議題;去年7月9日由於立法會將討論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才會讓港人義憤填膺,在7月1日站出來要求取消立法;中國政府這次學乖了,先腰斬港人還政於民的期待。

  特區政府角色模糊,北京政府干預由暗轉明,表現在對香港社會的各種控制上,包括李鵬飛等三位廣播名嘴辭職,成為港媒普遍討論的話題,不願具名的香港時事評論員直言判斷,只有北京政府才能對港媒的老闆,有那樣大的影響力。

  此外,北京政府亦積極展開對香港民主派的分化,負責港澳事務的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提到「願意與香港不同界別溝通」後,港媒對遊行的態度則漸呈一面倒的態勢。相較去年七‧一,港媒鼓勵民眾站上街頭,今年的港媒則顯得噤若寒蟬。幾個主要媒體均將中國政府的喊話當成重要新聞,並大幅報導,例如信報在社論上便說「和解大氣氛已然成形」,塑造香港社會需要「穩定」氣氛,對遊行新聞則低調處理。

  明報則刻意以全版評論文章,表明立法會選舉應該「保留功能組別,民主與賢能混合」立場性態度,還說香港的政改是「摻雜著熱望、誤解、野心與機謀」,並引台灣某政治學者表示「自李登輝開始的民主運動,民主只是奪權工具,目的是台獨」;因此文章強調要拒絕一種宣稱高於國家主權的人權、自由的觀念,不要使民主成為「脫離國家的工具」。

  刻意將民主污名化,是港媒近日的特色,尤其台灣出現的選舉糾紛,也讓其大肆宣傳民主不能過度,轉來壓抑港人對落實民權的訴求。

  儘管如此,王家英樂觀認為,港人了解台港的差異,這種污名化策略應是有限。

  但另方面,包括長期關懷勞工運動的民主派議員劉千石提出「退一步,大和解」,民主黨議員李柱銘亦提出「呼籲港人團結與中央政府合作」的動議,這到底是民主派新策略?還是北京分化策略已收效?隨著京港之間的直接角力,妥協或前進,雙方正步步為營,走一步,看一步。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十二歲鋼琴手張緯晴奪得國際鋼琴賽冠軍
香港12歲女孩在美獲鋼琴賽冠軍
國際禁毒日中國處決三十三名毒犯
龔如心世紀爭產案上訴失敗 財產歸公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