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二十八日專電)南韓政府當局為了提升逐年銳減的出生率,打破近五十年鼓勵節育的傳統,向廣大社會群眾徵募了「爸爸,我一個人很孤單,我想要弟妹」等標語,大力鼓勵成家立業的夫婦們,積極響應「生產報國」的號召。
「大韓家庭保健福祉協會」今天宣稱,南韓於一九七○年代,每對夫婦平均生育四名子女,但八○年代降為二點八名、九○年代為一點五九名,進入了2002年則銳減為一點一七名,出生率呈現出急遽下降趨勢。
為了提高急遽下降的出生率,「大韓家庭保健福祉協會」最近向全國民眾徵募鼓勵生育的標語,經過一番評審後,選出了當選作品並頒授了獎品。入圍的優秀標語將製作成海報,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在公車內張貼,大規模宣導。
據瞭解,此次獲獎的標語有:頭獎--「爸爸,我一個人很孤單,我想要弟妹」、金獎--「兩個子女比一個子女幸福,三個子女比兩個子女幸福」、銀獎--「多個蠟燭的光芒當然比一個蠟燭更明亮」、銅獎--「留給子女的最大遺產就是兄弟姐妹」。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六一年創立的「大韓家庭保健福祉協會」,四十多年來在生育控制上提出了不少標語。當年為了計劃生育政策最初提出了「優生優育」、「不節制的生育後果免不了當乞丐」等標語。到了一九六六年,展開了所謂的「3、3、35運動」,正式提出了「生育三胎」的標準,即,婚後三年三胎,最晚生育到三十五歲。
到了一九七三年,「大韓家庭保健福祉協會」推出的標語改成了「不論男孩或女孩,兩個孩子恰恰好」,鼓勵生育的標準,由三胎減為兩胎。
到了一九八○年代,乾脆提出「一個優育的女兒,比十個兒子強」、「兩胎也多」等標語,主張「生一胎」的政策。但,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傳統,導致南韓孕婦傾向生男胎,迫使不少女胎在「妊娠中絕」(墮胎)手術下,未能見天日即喪生於婦產科醫院的手術檯上。
因此,「大韓家庭保健福祉協會」只好又推出「父母一代盼兒子,我們這代沒媳婦」、「以愛孕育,不分男胎女胎」等標語。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2000年代,「大韓家庭保健福祉協會」又推展「優育」、「哺母乳」運動,推出了「喂哺母乳是下一代健康的保證」等標語,在在凸顯了南韓社會隨著時代潮流的變遷,生兒育女的鼓勵標語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