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3日訊】(亞洲時報Aidan Foster-Carter二十三日報導)南韓總統盧武鉉認為漢城的當務之急是什麼呢?當然有很多重要事情等著盧去做,例如,解決北韓核危機;處理與美國日益僵化的關係-華盛頓計劃到2005年末從3.7萬名駐韓美軍中撤走三分之一兵力,這意味著南韓很快將不得不承擔更多的防衛責任,這正是盧向美國公開要求的;還要處理經濟問題,如何在短期內讓消費者在信用卡危機之後重新恢復消費信心,或從長期來看,如何提高南韓的服務和高端產品質量以便在競爭中打敗中國。
所有這些都是很繁重的任務。但人們可能認為對於新近複職的盧武鉉來說,在未來4年如何保住總統寶座才是更重要的-南韓憲法法院5月駁回了反對派對盧武鉉總統提出的彈劾動議。不過,盧武鉉還有其他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項。對他來說,“南韓的當務之急是確保通過分散權力實現地區均衡發展。”北韓核危機以及經濟問題暫時不管,真正的問題在漢城-它已變得過於臃腫,負荷太重。
盧武鉉作為一個出身低微的“外省人”,他希望南韓的社會和地區發展更均衡。為達此目的,他的解決辦法是遷都:計劃到2012年,所有政府機構,包括青瓦台、國民議會、最高法院、內閣各部等將遷至漢城以南100公里處的新首都。最有競爭力的首都候選地是忠清道地區的4個城鎮。
但是遷都費用不菲。盧武鉉2002年競選時說的遷都成本為40億美元,如今卻已翻了10倍。獨立批評家估計實際費用可能高達1千億美元。因為新首都的地點還未確定,具體遷都計劃還未出爐,所有沒人知道遷都究竟要花多少錢。
南韓迄今尚未就這個如此重要的國家大事舉行過任何公開聽證會或磋商。競選時,盧武鉉誓言就此事進行公投,但現在卻收回前言,說有議會批准就已足夠。遷都議案去年12月獲得議會通過,反對派大國家党(隨後控制議會)支援該議案。該党忠清道地區的議員因擔心如果不支援遷都計劃就會失去議席,所以才支援該議案。忠清道地區選民的支援對盧在2002年的總統大選中以微弱多數票取勝發揮了關鍵作用-盧武鉉當時的提案難免有籠絡人心、爭取選票之嫌。
將漢城比作無情收刮地方資源的漩渦中心一點都不過分。大漢城,包括京畿省和仁川港口的人口占南韓總人口(4800萬)的40%。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蔓延。但遷都至少存在以下4個問題:
一)遷都如何與其他政策相協調。
二)南韓真的負擔得起這麼昂貴的遷都成本嗎?國庫面臨虧空的危險:1030億美元用於補償農民因開放市場所受的損失;因為美國將減少駐軍,需要投入210億美元用於未來十年的國防建設;即將面臨癱瘓的養老金制度需要更多投入;兩韓統一還需上萬億美元。
三)若兩韓未來實現統一,向北遷豈不更好?因為北方更落後,需要南方的幫助。2007年很有可能成為大國家党總統候選人的現任漢城市長李明博明確反對遷都。他認為,在兩韓統一“為期不遠”的情況下,首都南遷從政治上來看將是極其荒唐可笑的。因為北部的經濟發展需要加強,所以首都北遷意義更大。
四)除了上述原因外,盧武鉉的遷都動機本身就有問題。其公開承認的目標-“均衡發展”只不過是烏托邦式的構想。所有發展都是不平衡的,但南韓(像臺灣一樣)事實上比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平衡得多。如果看看中國、印度、美國乃至北韓的發展狀況,盧武鉉就會知道什麼才是“發展不平衡”。
公眾意見呢?正如預計的那樣,公眾對此看法不一。忠清道地區當然求之不得,而漢城、京畿和仁川則極力反對遷都。全國支援和反對遷都計劃的各占40%,不過70%的人都認為應該首先舉行公投。
雖然政府已拒絕就此進行公投,但它可能是盧武鉉推動遷都計劃,或擺脫困境的最佳辦法。(去年,盧武鉉上臺數月後,他呼籲就遷都進行公投;但後來考慮到遷都獲得議會通過,如果再進行公投將違反憲法,結果取消了。)另外,他的遷都想法可能成為一個業已分裂的社會的另一個長期爭論的焦點,而這將大大分散南韓對真正的安全和經濟挑戰的注意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