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9日訊】國家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字表明,雖然中國政府自今年初以來採取各種措施試圖防止和控制通貨膨脹,但是五月份的物價上漲指數仍然高企不下。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品物價指數上漲了百分之四點四;生產品物價指數上漲了百分之五點七。這個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七年來的最高水準。由於擔心中國政府可能通過提高銀行利率來對付通貨膨脹,中國的股市作出了迅速的反應,上海、深圳兩個股票市場在這個星期一都有不小的跌幅。
與市場的普遍預期相反,中國人民銀行對是否加息的問題採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雖然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多次表示,是否加息要根據物價指數的變化決定,但是在統計局公佈今年五月的物價指數後,人民銀行的其他負責人卻直接否認了近期加息的可能性。顯然,中國政府當前還不願意採取提高銀行利率的方式來遏制通貨膨脹。
不少分析家認為,不願意通過加息控制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擔心中國經濟會由此產生硬著陸。九十年代中末期以來,中國一直在通貨緊縮中徘徊。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減緩不斷增加的失業壓力,中國政府連續多年採用大舉借債的擴張財政政策和不斷降低利息的擴張貨幣政策。這個狀況自去年九、十月份以來發生了變化。在連續多年物價負增長和低增長後,中國物價開始出現了快速上漲的勢頭。但是,中國的基本經濟問題,尤其是大量的失業人口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如果貿然加息,很可能會出現經濟增長速度迅速下降,失業人口進一步增加,社會福利負擔進一步加重的局面。這是中國政府所難以承受的。
不願意加息的另一個原因是對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惡化的擔心。各級地方政府支援的以國有企業為主的能源、交通、城市建設和房地產等項目的建設是去年以來形成物價上漲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大量中小型私有企業的經營環境仍然十分困難。如果單純採取提高銀行利息的方式來對付通貨膨脹,一方面對那些依仗國家支援的大企業未必能起遏制作用,另一方面卻很可能造成一批本已處境艱難的私有企業擔負不起成本的進一步上升而迅速倒閉。
對提高利率的有效性的懷疑也是中國政府不願立即加息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中國出口貿易的連年大幅度增長,巨額的貿易順差和國際收支順差引起了其主要貿易夥伴的強烈關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度十分普遍和強大。如果現在加息,將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利息差距。很可能推動外匯的投機性流入。而為了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人們銀行勢必出面拋售人民幣和購買美元,而這樣做等於是增加人民幣供應,從而將抵銷提高利息遏制通貨膨脹的效果,甚至還會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
中國民眾對通貨膨脹的承受力差是眾所周知的。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惡性通貨膨脹被普遍認為是國民黨政府失去人心並最終失去政權的一個重要原因。正因為如此,此後三十年,中國物價基本是在中央政府的牢牢控制之中。改革開始後的八十年代的通貨膨脹則是導致民眾不滿以致八九民運的爆發一個直接導火索。現在,消費品物價指數已經大大高於居民的儲蓄存款利率,這意味著普通民眾的利益每天都在遭受損失。因此民間的不滿正在積蓄。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的一份民意調查已經表明,老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擔心和不滿已經達到了近年來的最高水準。中國政府正處於一個兩難境地:既不願貿然使用銀行加息的手段遏制通貨膨脹,又不能對通貨膨脹的增長勢頭無所作為。這恐怕是在今後幾個月裏困擾中國政府的一個大難題。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