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央主導下港府更弱勢

有關香港能否享有高度自治這個問題引起了激烈反應

標籤:

【大紀元6月18日訊】(BBC中文網香港特約記者吳曦翔6月18日報導)
七周年系列之三

儘管部分中國官員認爲,無論是去年香港市民澎湃的’倒董’呼聲,還是一年以來要求普選下届特區行政長官都是等於搞「港獨」,但是,不少香港市民、學者和傳媒均認爲,社會要求香港最高領導人以及整個政治體系開放,主要也是源於對七年來整個特區政府多次施政失誤和持續表現的無能。

施政問題未解决

香港報章《明報》在4月發表題爲《請正視特區的十大問題》的社評警告說,中國人大釋法以及否决2007/08年以普選方式産生特首和全體立法會議員,只是爲由於爭取普選而引發的特區社會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爭論畫上句號,却完全沒有面對和解决特區和特區政府在過去六年多所積累的管治不效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行政立法機關對立;
特首認受性低:
特首欠缺有水平的管治班子:
社會輕視政治人才培訓和政策研究 政黨定位不够理性和長遠,水平不够專業…….
在5月初,香港三個主要民間智庫:香港政策研究所、新力量網絡和思彙聯合舉辦的一個大型研討會上,曾擔任特首特別顧問、現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葉國華表示,特區政府應該及早正視這些管治問題,同時,應該重新團結香港社會,積極利用人大决定容許的空間,盡力爭取較開放、多元的港人參政機會。

雖然香港中央政策組推動公共政策研究的意見終於被特首董建華納入今年的施政報告,期望廣納賢能投入政界,長遠培訓治港人才,但是,中國內地的政治教育、學習領導講話精神和互扣帽子的表態運動令絕大部分年青的港人覺得反感。

港人現在一般已經不願意投身沒有前途的政治事業,更不會在這個敏感時刻,冒險與香港特區政府拉上關係或向其獻計。

中央主導’否决普選’策略

在另一方面,中國中央政府全盤主導了整個’政制發展檢討’的討論框架、節奏、議題以及結論也造成了問題。

從今年1月起,北京的中央政府看來已經認爲董建華和特區政府無法化解港人突然要求普選下届政府的壓力。董建華雖然是任命了政務司長曾蔭權領導一個專責小組在香港進行公衆咨詢,但是,中央的宣傳和統戰部門主導了傳媒的議題和連續幾個月的”愛國討論”和”鄧小平講話”學習。

中國人大常委在4月初主動釋法,繼而在小組提出具體的方案咨詢公衆前否决普選下届特區政府的可能。在這兩個重大决定中,香港特區政府不單沒有參與,甚至是在决定公布前的周末才獲悉决定。

此舉等於在港人面前,給原來已經是威信低落的特區政府再來一記重重的耳光。

特區官員爲免犯錯,於是只管日常運作,以及不敢在高度政治化的環境中,提出任何長遠計劃或提出任何具爭議性的立法和政策。

人大常委會作出决定後,香港社會已經沒有人再關注專責小組和當時草擬中的政制發展方案以及第三號報告。反之,人們的視綫焦點都放在’七一’游行和9月立法會選舉的選舉工程和結果上。

在香港,接連發生了電臺時事評論員表示因爲受壓力而暫停主持節目(所謂名嘴封咪事件),以及鬧出內地官員利用港商和鄉親網絡,試圖動員香港的選民投票支持親中政黨,幷拍攝記錄投票結果的事件。

雖然中國中央的高層官員,如港澳辦官員相繼公開否認中央政府干預特區的言論自由和公平選舉,但是,不斷有市民向傳媒和警方投訴受內地地方官員騷擾。民主派政黨也開始評擊特區政府沒有盡力維護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也有批評聲音說,特首猶如”隱形人”,不顧社會空前的分化和對立。

特區政府更’跛脚’

對特首一直保持低調,城市大學社會及公共行政系教授張炳良發起300多名學者聯署,發表《維護香港核心價值》聲明,呼籲特首應該領導政府維護香港人一直賴以爲榮的社會價值。由於行動得到社會廣泛認同,特首最終决定與有關草擬人士會面。

與此同時,部分溫和民主派人士公開尋求與中央政府溝通。包括民主黨資深成員劉千石和前主席李柱銘等人相繼在立法會辯論中軟化立場。特首終於在本周與劉千石見面,承諾推動民主派與中央政府溝通。特首也將接見香港民主黨人士。

不過,現在美國大選日近,加上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香港面對的問題變得更複雜。

美國國會建議檢討對港政策,針對中國政府否决特區提前普選政府,表示如果香港自治遭削弱,必要時會制裁香港和限制香港貿易。

在中美兩國的外交角力游戲中,北京在國家利益受挑戰時,必然將香港問題放諸國家的通盤戰略考慮之下。特區政府今後的管治威信和自主空間看來將會更弱。(//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子宮頸癌疫苗補種計劃 港首階段目標18歲以下女生
港六警涉誣衊街友案二人申請保釋被拒
銀杏靠近 港天文台:明日中午12時掛1號風球
港小巴「特選紅轉綠」僅兩宗申請 業界稱憂收入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