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星紛紛“曠課” 上海電影節“情傷”報告

【大紀元6月15日訊】情傷一:中國明星紛紛“曠課”

  沒有眾多明星的電影節會像電影節嗎?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諸多中國明星都沒有露面,致使一個國際級別的電影節居然比不上一個區域性的地區電影節,其陣容遠不及金雞百花電影節。據中華网6月15日報道﹐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其實組委會先前向上百名中國演藝界大腕發出過邀請,但遺憾的是,這些明星紛紛以檔期不合為由婉拒參加。于是,在開幕式上只有劉嘉玲、胡軍、梁家輝、鄭秀文等人孤芳“綻放”,閉幕式上,美國的梅麗爾斯特里普、中國的宁靜成了最大的腕儿,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撐著門面。具有國際號召力的張藝謀、陳凱歌、鞏俐、章子怡等人不約而同地“缺課”。

  但明星們真的是沒有檔期嗎?在電影節舉辦期間,各地記者云集上海,眾多影視劇組以及投資商找到了最理想的宣傳時机。于是乎一些与電影節無關的影視劇組紛紛調集主創人員前來与記者見面,記者的分流使得組委會感到几分無奈。此外,謝霆鋒、鐘麗緹、郭富城等明星在電影節期間都在上海,但他們只是為了宣傳自己的作品或者為商家代言。一場和電影的約會儼然成了賣片的大市場。但沒有利潤的付出卻是明星們一致排斥的。在這种情況下,作為中國惟一一個國際A級電影節,短時間內提升檔次還會有一定難度。

  情傷二:觀眾不買賬

  選擇未上映的國內外影片參賽是國際各大A級電影節的常規做法,但一些名導和大牌影星的作品參賽是必不可少的。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時,組委會官員就透露,上海電影節所要走的模式是柏林電影節模式,即先鋒的文藝風格。對于事先公布的參賽名單中沒有好萊塢電影,組委會解釋是要關注世界范圍內的优秀作品,但眾多陌生的影片讓記者感到了一絲擔懮。

  在觀摩部分參賽影片后,記者們對參賽片的選片標准產生了質疑,《文森特之謎》是一部DV制作的小成本電影,陰暗的畫面處理与晦澀的故事情節使得觀眾紛紛掃興退場;《蛇之戀》則以日本傳統的歌舞伎貫穿全片,文化的差异讓觀眾很難接受導演的拍攝手法;挑戰倫理道德的英國影片《母親》色調沉重,母親和女儿男友的不倫之戀讓人無法接受,并未獲得好評。從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史來看,注重新銳導演的作品、偏愛探索類電影的特點愈發明顯,但如何吸引觀眾參与,是其面臨的一道難題。此外,《美麗上海》与《茉莉花開》兩部反映上海風情的國產片的入圍,有人就難免擔心上海國際電影節太具地方色彩。

  情傷三:新銳導演態度曖昧

  上海國際電影節畢竟只有短短的7年歷史,在資金、規模、影響力等方面無法与有著几十年歷史的戛納、威尼斯等相提并論。電影節的組織者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積極拓寬思路,為中國電影創造更多的机會,這難能可貴。

  在今年的電影節期間,組委會不僅特設了亞洲新人獎,并為中國第六代導演提供了多個与世界影人交流的机會。在論壇研討當中,有民營机构与國有机构的對話,有為恐怖電影首次開設的專題論壇。然而即使這樣,新銳導演對上海的態度依然曖昧。導演王小帥在參加一次論壇時,稱自己面對“上海都市電影”等字眼只想逃跑,很不愿意當一個上海的類型化導演。

  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著名電影評論家黃式宇教授評价說,中國電影不要指望第六代這一批導演,他們絕不是救世主。或許,高調出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的新銳導演們還不習慣被力捧的狀況,他們也在重新定位自己,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待上海電影節的曖昧態度。

  情傷四:韓國電影遙遙領先

  韓國影片剛剛在戛納電影節上“威風八面”過,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它們又“來勢洶洶”。除了中國影片外,參賽和參展的亞洲電影中,無論是參加的數量以及觀眾的上座率,高高在上的就是《丑聞》、《陽光季節》、《四人餐桌》、《偉大的遺產》等韓國電影。而亞洲新人獎參賽片《戀戀春熊》、《看錄像帶的男人》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廣告与宣傳主管告訴記者,促進韓國電影發展的因素很多,不過其中最深刻的原因是當地的審查制度。据了解,韓國電影不僅取消了電影審查制度,還實行電影配額制,即當地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而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滿146天的本土電影;韓國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間數量的國產電影。記者了解到,中國的電影節和一些其他國家的電影節都是自籌資金,但韓國的釜山電影節卻是韓國政府出錢舉辦的,目前該電影節已經在亞洲形成气候,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片都是從釜山電影節中挑選到的。

  韓國電影突飛猛進的經驗是中國電影界值得借鑒的。(華商報 作者:小堯)(//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丁蔭楠導演《魯迅傳》 焦晃實現趙丹夙愿演魯迅
17部海內外電影挨個放 上海電影節過足大片癮
上海電影節今天開張 16部影片角逐“金爵獎”
被告知“臨時取消”《丑聞》昨日失約上海電影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