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9日訊】亞洲時報夏雲海5月9日報導﹐亞洲時報在線特約記者在中國西北貴州中部的花溪區所見,很多農民的年人均收入都是在3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和官方聲稱的7985元相差了最少26倍。最奇怪的是,該省原來古蹟不少,但當地幹部完全沒有意識要去推廣旅遊。
2004年4月16日貴州多家“主流媒體”都刊發了如下一篇簡訊:“貴陽實施西部大開發4年來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4年來全市經濟總量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GDP年平均增長達到了11.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由6453元人民幣增長到7985元人民幣,年均增長達到了7.8%,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104元人民幣增長到了2510元,年均增長到了5.7%。”
亞洲時報在線記者,選定位於黔中腹地的花溪區之下的高坡和麥坪鄉,採訪調查實際情況。據當地居民所反映,官方數據“全是像1958年大陸出現的浮誇風,為了自己能儘快升官,所有官員們又在虛報數字”。
一到高坡鄉,問當地的百姓們什麼地方最貧窮的時候,對方異口同聲地回答說:“高坡沒有不窮的地方,這個地方人平均只有7分地,每年全是靠天吃飯。好年辰收點糧食,荒年一到,農民自己吃都吃不飽。”
對於全鄉農民人均收入是多少的問題,該鄉財政所一負責人自豪地表示:“我們鄉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是年年增長,並且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目前,全鄉的農民人均收入是1900元一年。”
“這些幹部,簡直就是放屁!我全家5口人,種了4畝薄田,因為沒有水地,所以只能種一些旱地作物,比如油菜和麥子等。而我全家的收入絕對不超過1200元,扣除2個孩子上學的每年400多元,和家人看病,我家一年能得個500元,我就燒高香了!我們真的不明白這些幹部的數字是怎麼得來的?!最後就是,像我這樣的情況全鄉很是普遍。”高坡鄉坡南村農民韋元疆(化名)氣憤地說。
果然,記者在該鄉多個村莊調查發現,農民的年人均收入都是在300元左右,甚至還更少。農民們的房子全是破爛不堪的木房草房,讓人稱奇的是,這些房子上邊沒有瓦,而是用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石塊放在房頂上作瓦來用。
高坡鄉10多個村,只有兩三個村通上了自來水,還有一半左右的村還沒有通電。許多在山裏的村,唯一通往世界外的土路一遇到雨天就會因為泥濘不堪而中斷。
按道理說其他地方有貧窮的地方,這還不稀奇,而貴州省會貴陽本地,還有許多的農民吃不上飯。花溪區是貴陽的一個郊區,該地離貴陽只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一到貴陽的花溪區,不瞭解的初來乍到的遊客們看到馬路兩邊的大小別墅,和式樣還算新潮的居民樓,怎麼也不會想到就是在這個繁華鬧市的10公里的地方,竟然有著窮得連老婆都娶不上的人……
花溪區的出名,還有一個原因是該地是一個旅遊勝地。大山白雲小溪青草是吸引遊客的一個方面,而離花溪城區7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古鎮——青岩。該鎮目前不但有保存比較完好的明清一條街,數百年的古廟,而且在1939年到1941年間那個時候,曾經被當時的中央政府追殺圍剿得四處亂竄的紅軍,因為國共合作而搖身一變成了“八路軍”。八路軍在貴陽還設立了辦事處,因為要躲避日本人的轟炸,當時許多高級共產黨幹部的家屬被送到青岩。
目前該鎮還保留著他們曾經的居住地。走進該鎮,遊人就會發現該鎮上竟然沒有一家像樣的飯店和賓館。一家名為古鎮旅遊接待中心的地方,倒是有幾間標準間。但是該中心的老闆訴苦說,一晚上都沒有兩個客人來住,原因是因為該鎮離花溪太近,遊客大都喜歡到花溪去居住。
當然也和當地的政府官員沒有很好的引導和挖掘古鎮青岩旅遊資源的開發。另外,就是前兩年,電影《尋槍!》攝製組曾經在古鎮拍了很長時間的外景。如果是在外地,人家那些地方官員一定會借這個機會多多宣傳古鎮。而在他們這裏當官的是不理不問,完全讓古鎮的旅遊自生自滅。
果然,在該鎮的大街上,會發現這裏所有的旅遊設施很是簡單,就是大街上的賣特色產品的小販還處於原始的自發狀態中,大街上賣得最多的就是當地生產的一種飴糖。另外來該鎮旅遊的遊客十有八九是貴陽本地的,並且還都是開著大小汽車來的。從這些汽車的牌號上來看,這些汽車全是公車。
有知情人告訴說,因為青岩有自己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所以該鎮目前在花溪區還是比較富裕的鄉鎮。而那些沒有本錢又得不到領導重視的許多鄉鎮就成了貴陽市的貧困地區了。比如說花溪區的高坡鄉和麥坪鄉。
據有關資料顯示,這兩個鄉有3萬多人,沒有脫貧的最起碼有2萬人。而花溪區前後幾屆領導,全部對外宣佈這兩個鄉早已經脫貧並且“已經奔上了小康”。
編者按:亞洲時報在線特約記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吳官正訪問貴州之前,曾深入該自治區,瞭解到不少地方發生了官員為了誇大政績,不惜虛報居民收入,由於官員連串的失誤,一些富裕村竟淪為貧窮村,不少困難戶,一個月吃不了一次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吳官正5月2日至6日在貴州考察,但他不一定能看到這些令人髮指的事情。(//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