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0日訊】 不能不佩服給茶馬古道命名之人。因這條道上除了運送茶葉,還送鹽。想像一下叫“鹽馬之路”,此路將詩意全無。
據中華网5月30日報道﹐其實詩意本不存在。行走其間的馬幫感覺不到詩意;路邊的村民感覺不到詩意;劈山開路者感覺不到詩意。
然而,在導演田壯壯較淺層次的紀錄下,茶馬古道自云南怒江丙中洛至西藏察隅察瓦隆一段,最后的馬幫与當地土著居民的原生態生活,對我們這些城里人而言已足夠詩意。就算整部影片拋棄人物訪談,只拍風光也賞心悅目。片子拍攝了5個多月,這樣一部制作已經算得真誠、認真。
然而仍覺不夠深入。以馬幫的行走串起沿途村寨中的人物故事,這個結构不算新鮮。略顯薄弱的是對馬幫的紀錄。或許由于拍攝的難度較大,對馬幫的敘述稍嫌不足。最能馱的名為楚木的騾子的死,是片中濃重一筆。跟拍的時間若能再長一些,或許會有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發生。從這一點觀察,導演犯了紀錄片的大忌 ———未能對被拍攝對象長期關注、未能深入被拍攝對象心靈深處。顯然,茶馬之路太長,故事也太多了。在深度和廣度間,或許迫于無奈導演選擇了后者。
片中更多的內容是沿途村寨中的人物訪談。訪談冗長,我卻很喜歡。人們平靜而略帶腆的敘述可愛而真實。但采訪者的“逼問”卻令人難以接受。盡管被采訪者道出了事實,觀者仍覺不忍。一般說來,紀錄片從技術處理開始便盡力避免表露作者的感情色彩和道德取向。
無論如何,這是一部惊心動魄的紀錄片,但顯然并不符合田壯壯的水准。(瞿曇)(//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