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6日訊】(亞洲時報森吾二十六日報導)中共中央剛祭出宏觀調控的決定,現時已有台商開始面臨“停二開五”的限電影響,與其同時,有傳缺水風波的到來,廣東中山及東莞因淡水鹹化,讓從事化工的台商產量下降二至三成。在現階段,有原本計畫在今年展開拓展計畫的部分台商企業放緩投資腳步,“限電缺水”成為東莞投資環境最嚴峻的挑戰。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祭出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措施包括:電費漲價、土地開發限制、部分行業停止審批建設或停頓在建工程、緊縮信貸政策等,這些緊縮措施使大部分台商企業受到大小程度不一的影響;但多數從事製造業生產的台商企業一致將“限電缺水”列為頭號敵人。
一名東莞台商表示,“當初在廣東選擇工廠落腳地時就已將電的因素考慮進去,但當地政府為確保招商成功,信誓旦旦保證絕不會隨便斷電,沒想到幾年光景,政策變了,還得出動中央高層干涉,這條路可是越走越艱巨。”
消息還稱,到了五月飲料銷售旺季,廣州不少食品業者更是倍受壓力,不少企業為避免影響銷售,都決定調整為只要有電的日子,就得加班趕工而提高庫存量。緊急展開生產調休作業的還包括臺灣著名品牌統一企業集團、頂新集團及泰山等多家食業集團,受到影響的絕對是絕大部分的企業。
其實,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早前預計,中國電力的短缺問題可能到2005年才減輕,到2006年以後供需才會達到一定的平衡。大陸各地的缺電問題在近期內恐怕還是難以獲得改善。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也指出,今年1至4月份,全中國用電量6493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15.5% ,鋼鐵、水泥、建材、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的用電量增長仍然在20%以上,大部分電網統調負荷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目前因應大陸電力龐大缺口,在華東一帶已有外資打算在大陸部署電力設備市場的計劃。今年年初一外資已與大陸當地配電廠廠商恒通公司在蘇州合資設立一座配電盤廠,預計今年八月份啟用。而繼蘇州新廠後,湖南一家電力設備集團也洽談配電廠的合作方案,初期目標客戶則以大陸台商為主。
對此,有廣東台商反映,近年台商對大陸投資中,耗電行業如:電子業投資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東莞、順德、番禺、佛山、廣州等地。生產項目涵蓋板卡、電源供應器、鍵盤、機殼等,諸如此類的電子零部件加工都需要耗盡大量的電源,因此,廣東也應該加快電力的建設,促使電力相關設備需求預早出籠,在廣東多設立幾座配電盤廠,以解決台商們缺電的燃眉之急。
廣東工業開發區苦於缺電,隨著缺水風波的浮出臺面,又成為一大問題。據外電綜合報道指出,向來水源豐沛的廣東省,今年因大量的海水進逼珠江三角洲地區,導致番禺、東莞、增城、珠海、中山等地用水鹹度提高。目前,由於當地淡水的鹹化,在廣東的中山及東莞市,從事化工方面的台商企業產量下降二成,有企業集團雖然在此前已花費多達百萬元打造咸水淡化設備,但仍是無濟於事。
中國一項統計顯示,目前全大陸多達11個省市的100餘座縣級以上城市供水短缺,其中嚴重缺水城市佔56%。全大陸總缺水量達60億立方公尺。此外,根據對408個城市的統計,中國城市自來水的管線漏損率平均達21.5%,全大陸城市供水年漏損量近100億立方公尺。
中共水利部水資源部門表示,大陸缺水分為兩方面,南方雖然擁有81%水資源,但污染嚴重,造成有水不能用,是污染型缺水;水資源只有19%的北方連年乾旱,是典型的資源性缺水。目前,兩類水資源都有日益惡化的趨勢。
在台資企業數量和廣東旗鼓相當的江蘇省,就和廣東一樣陷入了水質型缺水的窘境。據瞭解,江蘇一半用水量來自長江,長江成為江蘇用水的支柱。但是,長江沿岸重化工企業雲集,危險品運輸和油輪多,對長江的水質造成極大的危害,水源污染的日益嚴重讓江蘇各方憂心忡忡,而同樣的問題亦反映在珠三角的水源污染上。
不過,據亞洲時報在線所知,目前在珠三角的情況,缺水固然令人頭痛,可令台商更為擔心的是,“缺水”的一系列問題會敲響中國新領導班子對環保意識的重視。
有知情者表示,由於許多從事高污水行業的台商本身就是讓水質惡劣的禍首,現時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往後將進一步提高環保標準,在勞工安全標準及工資逐步建立後,將可能對高污水行業開鍘,各工業開發區台商的經商成本將一再提高,中國政府祭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措施,不管是電費漲價抑或制水限電,都會讓這些投資者利益受損。
現時,廣東大部分台商最鮮活的話題,不是臺灣總統就任,也絕不是兩岸三通。更多的台商應密切留意的是,電價是否會因供電吃緊而有所調漲,產品能不能如期交貨。尤其在進行投資評估時,更多人會將大陸供電穩定性列為重點項目。
對於近期中共中央宏觀調控政策頒布的各項決定,台商普遍的意見是,“對於高耗能行業,國家應該採取可持續的發展觀。過去電力過剩,就鼓勵高耗能企業多用電;現在電力緊缺了,又開始限制其用電。高耗能行業的發展要避免忽冷忽熱,政府也應避免政策的反覆,不然只會苦了跟隨政策團團轉的投資者。”(//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