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專家分析中國廣播市場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燕青報導) 北京廣播學院廣播電視研究中心胡正榮教授說,中國電台廣播這幾年來處於復甦階段。他說:“因為電台曾經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在中國的影響都非常大。但是到了80年代以後呢,因為電視影響加大,電台廣播有一點進入低谷。但是到了2000年、2001年以後,中國整個電台廣播的狀況都是復甦的。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情況,比方說,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廣州這樣一些地方,我們做了調查發現,在廣播、電視、報紙、雜誌和互聯網五種媒介裡面,只有兩種媒介的受眾是在增加的。一個是因特網,一個就是電台廣播。”

*電台市場逐步復甦*

胡正榮教授說,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狀況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另一方面,電台自身也在調整。具體地說,現在私人擁有汽車的數量比以往多了不知多少倍。同時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逐漸實現了郊區化,閑暇時間多了,聽廣播的時間也就多了。

另外在廣播節目製作方面,以往一直排在電視和報紙後面、被稱作是“廣老三”的電台,這幾年來不斷更新調整,通過專業化和多元化,爭取滿足聽眾的需要,這也使得電台廣播不但沒有被電視擠下去,反而比過去更上一層樓了。

*電視行業缺乏創意*

這種情況在東部沿海地區較為明顯。相比之下,電視行業這幾年缺乏創意。北京廣播學院的胡正榮教授說:“整個中國大陸,電視生產行業是比較滯後的。電視現在在中國頻道大幅度增加。比如說,通過衛星傳播的頻道已經有五十多個了,但是老百姓坐在家裡看到的這五十多個頻道呢,都比較相象:你在播一個電視劇,他在播同樣的電視劇;你在播一個欄目,他也在做同樣的節目。”

胡正榮說:“所以呢,每個電視頻道的個性看不出來了、每個電視頻道之間的風格,好像沒有什麼區別了。”

*電台爭取生存發展*

相比之下,很多省市的電台這些年來努力想法生存、發展,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多電台的成功可以從它們的廣告收入上有所反映。據統計,從整個中國來看,電台的廣告收入比起電視台來,大約是一比十二,但是在北京等東部城市,這個差距已經縮短到差不多一比四。也就是說,廣播電台的廣告收入賺一塊錢的話,電視台也就比它多三倍到四倍。

北京廣播學院的胡正榮教授說,這個現像不僅在東部地區是這樣,甚至在其他地區和省份也有類似樂觀的發展,比如河南省。

他說:“因為大家原來覺得河南可能是比較落後的地方,經濟也並不是很好。但是現在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一年的廣告收入也能到將近八千萬,可是它的電視台的收入也就比它多三到四倍。”

胡教授說,河南台成功的經驗不外是抓本地,集中反映本地的情況和內容,跟當地的聽眾靠得近。這樣一來,節目收聽率上來了,廣告商也就容易上門了。

*廣播電視仍佔主體*

中國目前受眾增加的媒體有兩個,除了電台廣播之外,還有互聯網。中國目前官方統計數字稱中國目前有八億人可以看到電視,收聽廣播的人數是七點五億,能夠上網的人有七千到八千萬人。那麼互聯網是否正在取代廣播和電視呢?夏威夷大學的哈爾維特教授不這麼認為。

他說:“我認為官方統計的上網人數可能比實際情況誇大一些。即便靠官方數字來算的話,在中國,上網的人數也只佔人口的百分之五到六。中國大部份老百姓的消息來源還是通過電台或者電視台。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國出版兩部關注中國人權的新書
一名士官爆料:美軍涉嫌隱瞞虐囚案情
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先後求去引發議論
北京不允許外國電影在暑假期進入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