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社會心理因素也是罹癌不可忽視的高危險因素,來台訪問的大陸學者昨天指出,研究發現,重視和諧、被動、壓抑及忍辱負重的C型人格,罹患乳腺癌為一般人的兩到三倍。
台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昨天在台北登場,「中國抗癌協會」及「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腫瘤醫院管理分會」一行代表廿一人抵台參加,時值北京爆發SARS疫情,同行九位來自北京的學者,入境台灣時,均被要求填寫防疫紅單,並施行自主健康管理早晚要量體溫,一行人預定五月五日離台。
北京抗癌協會秘書長張宗衛教授,在會中發表心理因素與癌症的流行病學研究。他指出,澳洲相關研究單位曾將老鼠分為兩組進行動物實驗,一組予以舒適無干擾的生活環境,另一組則予以恐嚇驚嚇干擾,兩組同時均給予同樣的食物、水及微量的致癌元素,結果發現,予以恐嚇驚嚇干擾的那一組老鼠罹患癌症的機率,較另外一組高出許多。
張宗衛表示,他曾針對大陸中關村居民進行研究,中關村很像台灣的竹科,住在村中的大部分為高級知識份子,多屬注重和諧、被動、壓抑及不擅於處理負面情緒的C型人格,結果發現,村中罹患乳腺癌的比率為一般人的兩到三倍。
張宗衛指出,罹患癌症的病患,普遍存在有較嚴重的心理負擔,而生活事件與罹患癌症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在生活事件中,又以離婚、失去父母及工作不如意的影響最為顯著。
疼惜乳房 過來人上街宣導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罹患乳癌不僅是女性朋友心中的痛,更有人諱疾忌醫,一名四十多歲的乳癌病患,剛開始發現左側乳房罹癌時,一直不願面對事實,拖了二年多,乳房腫瘤大到二十一公分、跟胎兒的頭一樣,最後因腫瘤潰爛、發出惡臭、疼痛不堪,不得已才就醫。
由於腫瘤潰爛、內部化膿,醫師先施以化療,縮小腫瘤範圍之後,再以手術方式切除腫瘤,經過四年的追蹤,目前患者的乳癌未再復發。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劉美瑾昨天在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中表示,門診中常看到一些罹患乳癌的病患拖到不能再拖,才到醫院接受治療。
劉美瑾指出,除了這位乳房腫瘤長到二十一公分大,才來就醫的乳癌病患之外,門診中還有一位乳癌病患,乳房腫瘤都已流膿破掉一段時間,還不願就醫,洗澡時,怕看到自己的乳房,乾脆關著燈洗澡,最後因為感染、發燒及疼痛不堪,才到醫院就醫。
根據衛生署最新女性癌症研究顯示,八十八年隆患癌症的新案有二萬六千餘人,前五名好發癌症,依序為子宮頸癌、乳癌、結直腸癌、肝癌及肺癌,其中乳癌發生率較上一年大幅上升一成四。
由於台灣地區近幾年來乳癌發生率明顯上升,昨天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在台北街頭舉辦「二○○四年疼惜乳房」宣導活動,邀請數十位乳癌病友扮演波霸美女,以過來人的經歷,告訴女性朋友如何自我檢查,防範乳癌的發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