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4日紐約訊】 5月是全國肝炎預防宣導月﹐醫學專家敦促民眾進行預防篩檢。醫學觀察顯示美籍亞太裔人士B型肝炎的罹患率遠超過其他任何族裔。
史丹佛大學Lui Hac Minh教授兼亞裔肝臟中心(Asian Liver Center)主任山姆.蘇(Sam So)博士表示﹕「美籍亞太裔人士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機率,較美籍白人要高出一百倍以上。因此,美籍亞裔人士最終演變為肝癌的可能性較其他族裔要高出十一倍之多,而B型肝炎正是導致肝癌最主要的元凶。」
蘇博士表示,據估計約有七十五萬名美籍亞太裔人士B型肝炎病毒(HBV)的帶原者,佔美國超過半數的病例。
儘管B型肝炎病毒(HBV)會透過性交、針孔或共用個人用品而傳染,但是也有許多美籍亞太裔人士(特別是國外出生的美國人)是在嬰兒或幼兒時期便接觸到肝炎病毒。若在幼年時期接觸到病毒,比較容易演變為慢性感染。與在美國的其他族裔相較,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美籍亞太裔人士發病(例如肝臟結痂(即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年齡通常都很輕,大約三、四十歲左右。
因為B型肝炎通常沒有任何症狀,許多受到感染的人直到發展為晚期肝病之前,對於已經患病根本不自知。此外,這些帶原者很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這種無聲的隱形殺手傳染給他人。B型肝炎病毒(HBV)可在人體外存活超過一週以上,而且其傳染性比愛滋病病毒(HIV)高出一百倍。
蘇(So) 博士說道﹕「本人極力敦促所有的美籍亞太裔人士接受B型肝炎病毒(HBV)的篩檢。如果您從未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就應及早接受防疫注射。如果您已經受到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肝臟損壞或病變的最佳良方。而且接受肝癌篩檢也可及早發現癌症並加以成功地治療。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受到感染,也有助於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以下的B型肝炎基本常識可以幫助您對此疾病有一個初步了解﹕
成因﹕受到感染的人身上的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帶有的B型肝炎病毒。
症狀﹕大多數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人都沒有任何症狀,而且自覺身體健康無恙。當肝炎的症狀產生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關節痛、全身酸痛、疲倦、噁心、嘔吐、腹部疼痛以及黃疸等現象。
傳染途徑﹕B型肝炎病毒(HBV)的傳染方式基本上和愛滋病病毒(HIV)相同。透過性行為、靜脈注射藥物、刺青或身體穿刺針孔或共用如刮鬍刀等個人盥洗清潔用品,因而接觸受到感染的血液或其他體液。B型肝炎病毒(HBV)還會在生產的過程中由母體垂直傳染給嬰兒。這是亞洲人相當普遍的傳染方式。在美國,每年約有兩萬名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的母親分娩,而且其中超過半數為美籍亞太裔婦女。B型肝炎並不會透過食物、水、打噴嚏或咳嗽而傳染。
慢性感染之影響﹕若沒有接受正當的監控或治療以及肝癌篩檢,在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亞裔人士當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會死於肝癌、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預防﹕接受肝炎疫苗的預防注射,最能保護您免受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從事安全的性行為以及不共用針頭或個人用品,也能保護您不至於受到感染。
治療﹕目前有三種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方法。請向您的醫師諮詢適合您個人情況的最佳療法。
請瀏覽「翡翠絲帶運動」(Jade Ribbon Campaign)網站(www.liver.stanford.edu),查閱有關B型肝炎的詳細中文翻譯資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