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 :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與政論媒體

楊銀波

標籤:

【大紀元5月13日訊】在政治、社會、文化領域,自由撰稿人與政論媒體是形塑國家、政府、民間、社會之精神與形像的重要角色。與政論媒體風雨同舟的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在擁有「監督權力」的政論媒體中發揮「話語權力」,他們的志嚮不在於大眾文化消費、純藝術、純學術,更多的是偏重於社會政治見解的獨立表達與傳播,乃至形成市場與思潮,推動思想傳播及社會政治變革。他們掙脫單位和政府意識形態的束縛,在政府控制力較差的領域進行表達與傳播,因其所處環境的特殊性,面臨著諸多抉擇,而他們的抉擇也同時影響著政論媒體的發展與更新,所以在此有必要將其歸為一綜而細談。

第一,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與政論媒體的結合,乃是基於道義、精神的認同而自願結合,沒有任何組織關係,更談不上勾結或迎合。其表達及傳播之見解,出於至誠,而非權謀。由於兩者的結合事關國是,因此必須力求所發之政見穩健而清潔,如此方能得到社會公眾的道德認同。政論媒體對作者應表示足夠的誠意與熱忱,不計較其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分佈、居住地域、思想經歷、人生遭遇等,而是完全以國家之進步及民主之改善為第一考核要著,攜手關注公眾利益,反映社會的政策感受,監督政府,制衡決策,盡最大努力地擴展政見空間、擴散政見傳播、擴充政見局限、擴大政見效果。

第二,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及政論媒體的反省與批評不能被忽略,他們的權力如同行政權力、司法權力、立法權力一樣,仍然應受監督。尊重事實、堅持是非,應是他們的職業道德,一旦此職業道德有所違背,那麼誠實地面對隨之而來的有事實、有依據、有道理的批評,便是必須選擇的事情,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他們堅持的價值乃是社會核心價值。當他們的權力被扭曲或操縱時,這種社會核心價值便開始腐朽,其權力也只是一種腐朽的權力,社會輿論必須給予警示。因此,政論媒體應時時刊登讀者批評意見,誠請他們公開參政議政,戒除公眾空喊言論自由、旁觀民主程序的習慣。

第三,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形形色色,在現時及將來的分化分流一直存在,這並不稀奇。具體觀察,大略以六種人為主體:第一種是具有政治抱負,並試圖參與未來政治運作的自由撰稿人;第二種是沒有任何政治抱負,但仍積極議政論事的自由撰稿人;第三種也是沒有任何政治抱負,但仍以實際調查、走訪、行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活動者兼自由撰稿人;第四種是通過創辦媒體或參與媒體內部,來積極涉入政治生活與公共生活的媒體人兼自由撰稿人;第五種是對政治、權力極為看透、厭惡、迴避,從而極力淡化政治色彩敘述,但又的的確確屬於政論人士的另類自由撰稿人;第六種是罕見的具有民間傾向的官方敢言人士。

第四,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不獨屬於中國,他們是無國界的人士。處於專制之下仍能於中國境內彙集和傳播民主思想的自由撰稿人尤其值得尊敬,但這並不表示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在海外媒體表達政見者就低其一級。目前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主要集中於非黨報刊,大多屬於娛樂、消費、實用、專業之類,至於獨立政見則主要依據民間網媒及海外媒體傳播。能夠逐漸結束輿論一律,這便是可貴的事情;至於以何種方式去結束,這是一個次要的問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公共知識分子當中,便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這個群體,他們正在或即將成為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和輿論代表,這就是時代之進步。

第五,現時湧現出來的中國民間自由撰稿人不能完全代表中國民間的最高水平和真實水平,但並不能就此本末倒置地否定現時人士的湧現。政論媒體最有份量、最有特色、最具吸引力之部分,便是政論作者發表不同於傳媒和政府的獨立見解,且寫作尖銳、深刻,發人思考。戒除攀比之心,挖掘中國民間資源,深入了解中國與世界,以中國觀察世界,以世界觀察中國,而後作出公正的判斷,這是我對自己──也是對公眾──的寄望。我曾於《正道的未來》中說過:「人物的不斷湧現,即將是全方位的,全民的,全社會的,未來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廣,並成為一種不可阻擋之趨勢,這就是時代之許諾,發展規律的高聲許諾。時代不會永遠錯下去,這需要我們的堅定和決心,這需要人民的攜手爭取。」

──轉自《民主論壇》(//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銀波抗議之詩:血路上的怒吼(中英文雙版)
【專欄】楊銀波:三農調查提綱
楊銀波談敢講真話和中國民間維權
總結:楊銀波活躍海外媒體一周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