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大氣環流是影響沙塵暴的主因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七日電)春季是中國大陸沙塵暴天氣頻發的季節。大陸學術界指出,土地荒漠化只是沙塵暴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真正讓沙塵天氣增多或減少的決定因素,是大氣環流的變化。

新華社今天引述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沙塵暴專家錢正安指出,過去五十年,中國土地荒漠化面積一直在增長,尤其是一九九八年到兩千年,更是以每年三千六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增加。但同一時期,中國北方從一九五0年代到九0年代的強和特強沙塵暴的實際頻數分別是四十八次、六十八次、八十九次、四十七次和三十六次。這種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和五0年代到七0年代沙塵暴活動波動上升的事實吻合,但難以解釋八0年代以來沙塵暴活動明顯減弱,二000年和二00一年突然增強,二00二年和二00三年又突然減弱的事實。

對這種變化,錢正安和臺灣大學教授柳中明等從東亞大氣環流的年際變化中找到規律。

錢正安說,從五0年代到七0年代,蒙古地區春季多低氣壓活動,它後面的冷空氣常沿西北或北路路徑入侵中國西北地區,多強風,所以多沙塵暴﹔但自八0年代以來,因大氣環境變化,加上全球增溫的影響,春季蒙古地區多高氣壓活動,因而西北及北路冷空氣活動減弱,少強風,故少沙塵暴。

錢正安還剖析了二000年以來的沙塵暴發生頻數與東亞大氣環流變化間的關係。

統計顯示,二000年到二00三年,中國大規模沙塵天氣發生的次數分別為八次、十次、五次、三次。錢正安說,二000年和二00一年沙塵暴突然增強,是因為這兩年三到五月,蒙古雖然仍多高氣壓活動,但因日本海地區轉而多低氣壓活動,它後部的冷空氣常沿東北路徑入侵蒙古東部和中國東部,多強風,故蒙古國東部和中國北京地區多沙塵暴﹔而二00二年特別是去年春季,日本海低氣壓活動減弱,所以沙塵暴比較少。

錢正安認為,豐富的沙塵源、強風和極不穩定的大氣是引發沙塵暴的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後兩者主要與氣象條件有關,而前者則和土地荒漠化有關。因此,土地的荒漠化雖不是引發沙塵暴及其變化的主要因素,但卻是一個重要因素,千萬不能因此忽視治理土地荒漠化。

相關新聞
沙塵暴來襲易造成過敏氣喘患者身體不適
沙塵惹禍 魔幻主廚缺席
明天又有另一波沙塵暴
沙塵暴來襲  醫師籲過敏體質者減少戶外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