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淵:全球化敗像已露,中國怎麼辦?

朱學淵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歷來,美國在野黨的總統候選人預選都很熱鬧,今年民主黨內的角逐更加激烈,原因是布什總統內外政策頻頻失誤,外交孤立,失業高企,民眾收入普遍下降,導致各業緊縮蕭條。而布什總統又再行里根時代的減稅政策,兼之伊拉克戰事軍費無度,節源開流,入不敷出,短短的三年執政,已經將國庫耗盡。這無疑是「彼可取而代之」的絕好機會,於是民主黨就有多人參選。

其實,美國所面臨的經濟困境,要比表面現象刻薄了許多。前些日子,聯儲會(Federal Reserve,即中央銀行)主席格林斯潘指出,必須削減退休福利和推遲退休年齡。這對廣大美國人民來說,無異是「養兒防老」的「社會安保」(Social Security)的一條噩訊。據統計美國男人活到七十三歲,已經死了一半。因此,如果把退休年齡推遲到七十三歲的話,政府欠老百姓的「養老債」,就可賴掉一半。而坊間確有傳言,說這條年齡限可能要「逐步上調」到七十,只差三歲,就可以「達標」了。

為此,很多人怪罪布什的共和黨政府的減稅和好戰的錯誤政策,但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卻還只能是「開源節流」。然而,美國人生來不會「節流」,只會「開源」;如今天下大行「全球化」,商界開不出源來,總統也就做不成「巧婦」了;而他一味地要把這「無米炊」做下去,那只能是加速通貨膨脹。近日,美元貶值,油價暴漲;總有一天,那些開SUV的假闊老們,統統要縮回到「金龜車」裡去。

二月二十六日晚,CNN的「萊瑞.金面對面」(Larry King Live)節目,在洛山磯主持了民主黨預選的最後一場辯論。因李伯曼參議員、克拉克將軍和先盛後衰的迪恩州長先後退出,只剩下了四人出場:柯瑞和愛德華兩位參議員,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黑人牧師夏普頓,和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選出的眾議員庫欽尼奇。應了「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的俗諺,這次人少,每人發言時間加長,而且言辭有鹽有味,妙趣橫生,讓聽眾、觀眾都飽餐了一頓。

在前期預選中,夏普頓,庫欽尼奇敬陪末座,對當不當總統候選人已不在意;但二人卻有備而來,為的是要把想說的話說透。萊瑞把話題引到小布什反對的「同性結婚」的道德議題,問當牧師的有甚麼看法;夏普頓不假思索,曰:「我們要討論的,不是今天晚上與誰上床的問題,而是明天早晨起來有沒有job的問題。」一語中的,博來滿堂的喝采。席間談到小布什掌政的三年,有二百六十萬個職位外流他國,萊瑞請教庫欽尼奇有何高見,庫欽奇直言不諱:「先取消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然後再談WTO的問題。」言下之意,「全球化」是美國經濟凋敝的禍首,必先除之而後快,台下又是一片掌聲。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話過於偏激,我則以為都是洞察世事的醒世之言。其實「全球化」也不是甚麼新鮮事,上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浩大聲勢,那「無產階級失去的是一條鎖鏈,得到的是一個世界」的誘人口號,我們這輩人還都記憶猶新,如今還有幾個笨蛋相信?而今「全球化」的「偉大實踐」才不過幾年,美國二百六十萬隻飯碗都送給了全世界;照此辦理,再過十個春天,一千萬美國人就該去剃頭、擦鞋。難道「你剃我的頭,我擦你的鞋」,就能算是天下的「第九產業」了?依了我說,決捱不過十年,「全球化」就一定「往事如煙」。

「全球化」又是如何「始作俑」的呢?原來它是隨著資訊產業的興起,國際金融資本「讓資本衝破國界」的一番異想天開。即如毛澤東樂道的「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夢囈;今天那個化四十美元,就可買得一架DVD的Wal-Mart,與當年吃飯不要錢的「大食堂」,實在相去不遠了。而當貪得無魘的「消費者」利益撐飽了,他們的「生產者」地位,也就被剝奪了。話說,真不必太嘲笑毛澤東,天堂天梯的霏霏之想,人皆有之;只不過美國允許夏普頓,庫欽尼奇說真話,還不至於讓Wal-Mart的經營理念,去餓死四千萬黑白大眾。

再說,「全球化」的最大得益者是誰呢?自然是我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又正遇上「全球化」的天賜良機,幾千、幾萬億美元的花花注入,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世界上最美、最好的圖畫」來了。於是,高峽出平湖,平地高樓起,得來全不費功夫。中國的確創造了世界歷史上「暴發」的奇蹟,海外炎黃子孫為之興奮鼓舞,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全球化」的好景又會持續多長呢?從夏普頓,庫欽尼奇的講話來看,我以為它長不過十年。我們無法設想,一個充滿了創造力,能製造一切的「生產國」,會在「全球化」的過程完成後,轉型為一個徹底「消費國」。曾有人對我說,「自由貿易」是美國不可廢棄的立國理念;但任何正確的理念,都有它適用的限度,只要超越了這個「度」,就必將走向謬誤。

美國以政治制度的優越,思想言論之自由,使其成為創造精神的樂園,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而無節制的「全球化」,必將使樂園荒蕪,使世界失去動力,大同的理念也必將換來世界均貧的苦果。而「新興的中國」又是否能替代美國「領袖世界」的地位呢?我羞於對母國人民說「這是奢望」,但卻有求於政治的改進,和民智的開發;這不僅任重道遠,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還沒有切實改革的誠實願望。

美國必將逆轉「江河日下」的勢頭,它的民主制度也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決心必須基於民意,因此美國的許多重要決定往往滯後。當前的形勢很類似於二次大戰爆發後,美國民意不願參戰的情況;乃至直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全國人民才同仇敵愾,最後以數十萬人的犧牲,換來對德、對日戰爭的勝利。今天夏普頓,庫欽尼奇好似先知,實為敢言而已。然而,最後也未必一定是由民主黨來捅破這層窗戶紙;民氣一旦形成,共和黨照樣可以奪得頭籌。這就是競爭的民主政治的優越,也是中國必須實行民選的多黨政治的理由。

現在,中國也是WTO的成員;但美國是它的老闆,中國只不過是它的一個夥計而已。市場、資本、技術、法理的優勢,統統掌握在美國的手中。為自身的利益,美國可以以種種理由和藉口重建關稅壁壘,使所有的協議都成一紙空文,WTO則可能成為遠不如「聯合國」的一個議而無決空殼。我們的問題是,中國領袖們對此有沒有危機感呢?我不敢說他們沒有,但至少是不足。否則,他們為甚麼會不斷描繪未來「引進外資」的巨額「畫餅」呢?否則,他們怎麼會化巨資去營造「北京歌劇院」這樣的「形象工程」呢?去年那位說話一個字一個眼的溫總理,在紐約對商界發表講話說:「中國將繼續向世界提供廉價的勞動力。」我頓時明白他完全不瞭解美國的民情和國情。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抽像而空洞的「全球利益」,每個民族和國家都只能「自求多福」。最近讀到一則令人不快的新聞,是關於羅特格斯大學中國留學生組織,對何清漣女士預定的演講內容有所非議,乃至使直言國情的何女士不得不取消了她的演說。眾所周知,新一代的中國留美學人,都喜歡戴「精英」的帽子,而羅特格斯大學的中國精英們拒絕認知危機的「愛國情節」,更使我敏覺到到深重的民族危機,這也是命我寫下這篇危言聳聽的文字的動機。

二零零四年三月五日@(//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朱學淵: 黑龍江的水黑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