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鋼材調漲風波?(3版)

鄭凱方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訊】鋼材的議題最近實在是非常熱門,除了中游業者被懷疑囤積貨品、下游業者強烈反彈之外,經濟部、公平會也被要求平抑鋼價與追查鋼品流向,國貿局更是不惜違反WTO自由貿易的精神,祭出廢除多年的鋼品出口簽證。看來鋼價飆漲的風波,短期是難以平息的了!

鋼價調漲全球皆然

根據中鋼表示,鋼品原料價格高漲與鋼品缺料是全球性現象,例如廢鐵等煉鋼原料國際行情調漲近一倍,船運費也走高,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景氣復甦對鋼品的需求大增,尤其是中國大陸為籌辦北京奧運正進行各項基礎建設,二○○三年的鋼材消費量即比二○○○年增加了1.25億噸,而且未來鋼材的需求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換言之,預估未來中國大陸的鋼材需求依然強勁,磁吸效應下國際鋼材、鋼品材料價格下跌的機率並不大。

就市場供需原理而言,在鋼材需求強勁的情況下,短期鋼價大漲是必然現象,若未來需求力道未減,亦希望價格回降的話,就只能寄望供給是否能增加。就目前國內情況而言,增加供給的方式有三:一是提高產能,二是減少出口,三是增加進口。就提高產能來看,鋼鐵業上游龍頭中鋼公司的產量已從二○○二年的1,040萬噸增加至1,100萬噸,所增加的60萬噸全數供應國內;就減少出口而言,中鋼公司亦將出口比率由30%降為24%。就增加進口來說,國內業者希望政府能開放從中國大陸進口鋼材,或是停徵反傾銷稅。反傾銷稅是過去景氣低迷鋼品生產過剩的產物,為避免低價鋼品大量流入衝擊本國產業,我國對H型鋼等鋼材的進口課徵反傾銷稅,同期間其他國家如歐、美、中國大陸也都有類似的作法,目前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正在檢討現行鋼品反傾銷的措施。

政府平抑鋼價動作不斷

政府在這一段鋼價高漲期間則是動作連連,除了上述檢討反傾銷措施之外,國貿局擬收回出口簽證、經濟部成立「鋼品及水泥供需協調小組」、「鋼品流向聯合調查小組」等。政府種種的作法無異是希望鋼品留在國內,以及希望中游廠商不要惜售,以平價供應下游業者,來平抑下游的反彈聲浪,真是煞費一番苦心。但是費心歸費心,成效究竟如何?以「恢復」出口加簽為例,未來廠商出口廢鋼、冷軋鋼捲、盤元、鋼筋及鋼管等五類計四十項鋼品,原向銀行申請出口簽發許可證,改由國貿局核發。官員表示,會將業者申報出口數量與去年同期出口數量作一比較,瞭解有無異常才放行。

但是根據國貿局統計,二○○四年一月我國冷軋鋼捲出口量比去年同期衰退1.23%,小鋼胚同期出口衰退46.01%,鋼筋出口量亦較同期減少65.88%,數據顯示我國鋼材出口情況並未出現異常現象,況且國內缺料最嚴重的鋼筋、廢鋼的出口量僅佔國內產量不到1%,恢復出口簽證的行政措施似乎僅具警告意味,但實施的結果將對廠商的出口時程有所耽誤,對出口商並不公平,更可能對廠商開拓國外市場有所傷害。更何況官員有能力判斷「異常出口」與「正常國際業務的擴展」的區別嗎?

管制出口違反WTO精神

至於下游業者強烈表示希望暫停鋼鐵出口,這將嚴重違反WTO自由貿易的精神,台灣過去歷經千辛萬苦才終於成為WTO會員國,而這波鋼價的漲勢就足以讓業者冒著違反WTO的規範所可能引來的國際仲裁及貿易報復之險,而且不只台灣如此,南韓、泰國亦有類似情形,可見維護自由貿易的精神是多麼不容易!

政府介入打亂市場訊息

不論是哪一種商品,價格起起落落所反應的是供需的變化,只不過漲價有人得利、有人承受損失;反之,若是跌價,則是得利、受損的人士互換,並無從得知只漲不跌、或是只跌不漲,亦或是不漲不跌哪一種比較好,因為任何經濟情勢的變化都會影響供給與需求,政府力量的介入反而將市場訊息打亂,雖然目的是維持價格的穩定,但只是延長市場的調節期間罷了,例如中鋼表示供應國內廠商的價格低於國際行情,但如果國際鋼材原料持續高漲,中鋼低價供應國內廠商的期間能維持多久呢?過去「紅標米酒」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嗎?廠商反不如以平常心接受價格的調漲,並積極尋求其他降低成本之道!至於那些真正哄抬價格的業者,我們大可不用太擔心,因為其終將被市場的誠信原則所唾棄!──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為增加收入 湖北法院濫抓無辜詐財
主計處:鋼鐵躉售物價去年勁揚了20.6%
台灣鋼鐵缺貨 水溝蓋成偷兒目標
勞斯萊斯級洗衣機 高價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