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五日電)梁山伯和祝英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流傳迄今已一千多年。有學者考證,此一傳說並非虛構,而是確有其人,並依史料分析,祝英臺是浙江上虞人,當地也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
華夏經緯網報導,梁祝故事見諸史料,最早是梁元帝時「金樓子」一書,但原作已亡佚。初唐梁載言的「十通四藩志」記載梁祝二人「嘗同」、「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室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宋代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增加了祝英臺墓裂化蝶的情節,直至明代馮雲龍的小說中才完整地描述化蝶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實地調查發現,上虞祝姓村共有七個,最後經認定是離縣城三公里的祝家村。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五百平方公尺,另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湖名「千金湖」,有雲柏、石榴等古樹,及祠堂、石碑記錄祝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