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知萱報導) 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說,亞洲的稻米產量無法滿足逐漸增長的需求,使得稻米產業面臨危機。總部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也表示,亞洲稻米產業的危機將使得以稻米為生的農民越來越貧窮,造成社會不穩定。 稻米是全球超過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糧食,尤其是在以米飯為主食的中國及日本等國。不過,由於缺乏技術革新,稻米產量無法滿足逐漸增長的需求,使得生產稻米的農民面臨困境。
據統計,從70年代的綠色革命到80年代初期,亞洲的稻米生產國,包括中國、印度、泰國等,稻米產量的年增長率約在百分之2.5到百分之3之間。不過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稻米年產量卻減少了一半。然而,稻米的需求卻逐年增加。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到2030年,全球對稻米的需求將比1997到1999年間的需求增加百分之38。
*UN糧農組織盼全球關注*
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以全球稻米市場以及永續的生產體系為主題在總部羅馬召開了一場國際會議,探討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2004年為“國際稻米年”,希望能夠喚起全球對稻米危機的重視。該組織也希望借此達成聯合國千禧年發展計劃的目標之一,也就是到2015年將全球飢荒以及貧困人口減少一半。
不過,總部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表示,聯合國想要達到其減少貧窮的目標,首先必須改善這些貧窮農民的生計。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雷諾﹒坎特雷爾說,對任何國家來說,沒有比能夠餵飽自己更重要的了。他說,如果國家安全重要的一角是食物安全的話,那麼另外一角就是農村發展。
坎特雷爾說,農村的貧窮或是缺少機會將造成社會的不穩定,而被迫離鄉背井尋找工作機會的人也可能因此走向極端。他舉2002年10月巴釐島爆炸案的主謀者為例,說明他就是被迫離開在東爪哇島的家鄉到馬來西亞找工作、結果卻在那裡被恐怖組織延攬的。坎特雷爾說,雖然這是最壞的情形,不過亞洲許多國家貧窮的農村卻可能使類似的故事再次上演。
*研發水稻新品種增加產量*
為了在有限的土地和水資源之下提高稻米產量,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新的方法來改良稻米的種植技術。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坎特雷爾說,其中對稻米基因的研究是最重要的發展。其他的研究還包括研發含有更多營養素的稻米、種植時需水量少的稻米、能夠抵抗乾旱的稻米、以及產量較高的混種米。
坎特雷爾說,這些研究對於貧窮的農民、工人以及消費者都有好處。不過許多國家卻因為資金不足而使這些研究停滯不前。究竟需要投入多少錢才能解決亞洲稻米危機呢?坎特雷爾說,假設亞洲共有兩億種植稻米的農民,在未來20年裡每年只需要在每位農民身上投資40美分就可以使這些農民們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並使消費者有多樣化、營養豐富,而且可以負擔得起的米飯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