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十八日電)對於香港當局出售國際機場,予以民營化,文匯報今天呼籲政府必須謹慎行事。
據透露,政府計劃以公開招股方式,將機場管理局民營化。政府將於下月提交機管局資本重組修訂條例草案予立法會審議,並要求機管局在民營化前向銀團貸款六十億港元,以減低政府股本。
機管局民營化方案屬於政府未來五年內出售總值一千二百億港元資產中的一部分。其他準備出售的資產還包括地鐵第二批股份、房委會總值二百億元資產及三條隧道等。
對於有關出售計劃,社論指出,機管局民營化與其他政府資產民營化有所不同,機管局民營化對香港整體經濟影響重大,對本地航運中心的地位構成直接影響,政府必須確保機場的安全及有效運作不會因為民營化而受到影響。為此,政府必須保留機管局的管理權,並就民營化方案廣泛諮詢公眾及專家意見,保持高度透明性。
社論建議,首先,政府不能因財政壓力而倉促出售機管局資產。機管局過去一個財政年度的盈利金額為五億元,顯示其發展潛力雄厚。
隨著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實施和未來港珠澳大橋興建,香港航運中心和物流樞紐地位提高,機管局資產價值更會水漲船高。機管局民營化若操之過急,未必能在售價上充分反映其實質價值。所以政府應全面重估機管局資產,不宜急於套現。
其次,機管局民營化對香港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加強機場的商業運作規範,提升效率,方便融資;另一方面,由於商業運作盈利至上的因素,可能會與公眾及香港整體利益衝突,並影響本港機場的競爭力。對這把雙刃劍,政府宜趨利避害。針對航空業界憂慮民營化後機場收費水平可能增加,政府宜制定和引入規管收費及防止濫用壟斷優勢的機制。
社論表示,機管局民營化的重要目的,就是改善政府的中短期財政狀況。但出售政府資產作為解決財赤的手段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長遠來說,政府不能靠出賣資產解決財赤,而應靠振興經濟和撙節開支。近幾年特區政府財政連年出現赤字,為了開源,政府計劃出售包括機場在內的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