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7日訊】﹝自由時報魏國金編譯﹞澳洲原住民的文化瑰寶每年為澳洲帶來數百萬美元的財富,慕名的觀光客踴躍購買大量製造的回力棒與原住民傳統繪畫,然而,絕大部分的獲益卻是由非原住民籍的商人所壟斷。不僅是財富分配,長期以來,澳洲原住民在醫療、就業等皆受到不公平對待。唯一的原住民籍聯邦參議員李吉爾威表示,雪梨原住民暴動彰顯原住民的疏離感,暴動的真正原因遠比一名十七歲少年之死更為深刻。
自一七八八年第一批歐洲移民落腳澳洲、施行殖民統治開始,土地不斷流失的原住民生活景況便告艱困。迄今,一再錯誤的政策令澳洲原住民忝為生活在西方最富裕的社會之一,卻承受第三世界的衛生問題。
根據澳洲統計局資料,二○○二年原住民男性平均壽命為五十六歲,較全國男性平均壽命短少二十一年,原住民女性平均壽命六十三歲,低於全國女性平均壽命二十年。
此外,原住民的失明率十倍於其他澳洲人,主要肇因於在許多已開發國家已銷聲匿跡的「砂眼」。
再者,澳洲原住民與托立斯海峽居民委員會指出,由於政府就業方案失當,致使四成的原住民處於失業狀態,而高失業率是原住民高犯罪率的部分原因;原住民僅佔澳洲人口的二%,但入獄服刑人口卻佔了澳洲總數的二十%,其中,酗酒與藥物濫用最為嚴重。
數十年間,澳洲當局為了讓原住民新生一代同化於主流社會,強將許多孩童從其原住民父母身邊帶離,造成了所謂「被竊走的世代」。原住民領袖一再敦促政府為過去的錯誤道歉,但現任保守黨籍總理霍華德堅拒,原住民與政府的關係因此更形尖銳。
暴動現場的雷德分社區及其周邊雖僅有數百名原住民居住,但民眾的生活光景卻是原住民不公平待遇的最佳寫照。
當鄰近的高檔社區地價不斷攀升,雷德分仍是垃圾遍地的貧民窟,而這裡只有一個從雪梨中央火車站發車的列車站。該區附近的小鎮不時爆發警民衝突,但媒體鮮少關注,事實上,北方小鎮凱薩琳上週才因警車輾過一名睡臥在車道的原住民而引發原住民示威。(取材自美聯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