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評讀後隨筆 難言的痛

匚雲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23日訊】我的先祖是福建泉州人,1951那年我已是在臺灣出生的第三代了。自小學起十數年的教育,一直讓我浸潤在中國大陸的史地與文學的傳統之中;仰望那忠孝節義、仁愛和平的古風,懷想那歷史長河的根源所在,在我是既熟悉親切卻又那麼的迢遠縹緲!在兩岸不相往來的數十年當中,我曾聽說有些個孺慕祖國的台籍人士悄悄投向大陸去了;也幾次親眼看到駕機投奔臺灣的大陸飛官。最近兩岸來往頻仍起來,很多臺灣人都去大陸觀光遊覽,可我心裏從沒動過這一念。大陸的景色再美、地再大、物再博也不能吸引我踏上那塊土地。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個怪異不協調的東西,從我小學時代它就一直不順貼的梗在我的記憶裏,那就是共產黨!

共產黨是什麼呢?怎麼來的?怎麼想也跟中華五千年文明接不上關係呀!臺灣的教科書裏一直不曾有共產黨這個東西,但漫畫書裏有。什麼人民公社呀,大煉鋼呀……父母子女被迫分離,吃不飽穿不暖,勞動到死人體還拿來做肥料等等。後來從報紙上來的印象還有什麼三反、五反啦、反右啦、文化大革命啦、紅衛兵啦……不分主從上下、不管父母子女、不論老師與學生、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只要所謂的黨豎立起一個新敵人,全國的人都要互相鬥個你死我活、反過來、反過去,有理、無理,還不就是殺人嗎?逞兇鬥狠、競相殘暴,簡直地獄一樣,人好像是生下來供宰殺的牲畜,徹底沒有人味的社會!好好一個大中國承傳傲人的五千年文明,怎麼搞的變成這樣式?我真的不忍哪!共產共產,以我粗淺的瞭解,它的名實應該是人人均富、社會公平,但共產黨一黨專權領導了數十年,而今嚴重的貧富懸殊居全球之最,更不可思議的是黨國大員們卻在數億貧民之上腰纏萬貫成了大亨。那過去數十年的革命與改造運動,鬥死幾億人又是為了啥?只是為了要借刀殺人?只是為了要中飽特定人的私曩?集中生殺大權在特定人的掌控之中?手段也未免太兇殘邪惡沒有人性、太迂迴欺騙人了吧!由黨國來領導、策劃殺害自己的國民?除了戰爭期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像中國的黨那麼酷愛殺人、以殺人自詡的!

回想小時候,有好幾年的光陰是以解救大陸同胞做為志向的,後來我開始想:如果某黨如此之壞,為何人民逆來順受呢?想不通的事日久也就淡隱至心的深處了。直至近日,讀到11/25 及12/2大紀元時報專題報導名為<九評共產黨>的長篇社論,頓時所有過去對共黨治國的不知與不解全都明朗起來了。自1949年至今,中國歷史的唯一內涵真可說是一部中共鬥爭殺人史!今年11月的下旬,我走訪美國紐約,有一天在曼哈頓南方港邊的一處公園裏與一位中國老廣東不期而遇,雖然廣東話聽起來比較費解卻不影響親切愉快的聊天。他說他已住在曼哈頓很多年了,從他離開中國的那一刻就沒再想要回去,共產黨不好。雖是輕描淡寫的幾句,我從他的詞色當中感覺他仍然是深愛著他的國家,他有難言的痛,我沒有追問他的過去。當我提到這些年大陸上殺害基督教人士、迫害法輪功很厲害,都不斷反應到國際社會上來了,他變得沈默不語了,只是聽著走著,也許他對共產黨瞭解得太透徹反而沒什麼說的了。他領著我走了好長好長一段路,從早上走到中午,也許我跟大陸人特別有緣,我在臺灣的好朋友好同事都是外省人!分別的時候他沒有道再見,我謝謝他請他保重,目送他走遠的背影,很珍惜這段兩個中國人異國相逢的緣分。就那麼巧,再走過一小段路後我又碰到四五個大陸人。

那是在一條街道靠近轉角的地方,兩個年輕人擺一張小桌在放音樂,音效很差,但桌邊一名老年婦女她正盤坐在地,原來他們用這種方式告訴人法輪功好,路過的老外也有主動來問的。我走上去,老人正好鬆開腿了,我蹲下來和她聊聊。她一張樸實的臉、一身比較老式的穿著,聽說我來自臺灣,一早背著背包已經走了一上午了,問我餓不餓、吃東西了沒有,並拿出隨身的一點吃的東西問我要不要吃著點兒。我看她折起方才坐地的墊子只是一個大塑膠袋隨便襯點布塊兒,在又冷又硬、車輛帶著寒風掃過的街道上靜坐不容易呀!她又問我冷不冷,我撫撫她的雙頰、摟摟她的肩,我怎麼都覺得親!她說不去管政治其實兩岸的人很親哪,都是中國人!我深有同感但是又不然:雖然都是中國人,可臺灣的中國人煉什麼功都用不著擔著生命的危險需要避難到外國去煉。分別的時候我們互道珍重不知何時再見!

有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樣,永遠不能忘記烙印似的那一幕:一個大陸青年突然出現在電視新聞的鏡頭裏,許許多多的人因他淚流滿面從而肅然起敬!當時他背對著鏡頭,可面對著的卻是行進中的坦克車隊,他想幹什麼?用單薄的身軀想阻擋一場政府對學生的鎮壓?誰能不為之動容呀?後來天安門的屠殺畫面全世界多少人都看到了,中共卻公然宣稱沒死一個人。至於那個不顧自身安危的青年遭遇如何?全世界都想知道!如果六四那天在天安門沒死一個人,那麼那個青年的出現想必也是全世界的錯覺嘍?哀哀中國,為你哀慟!

匚雲 2004/12/22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九評徵文】謊言大時代——陳毅痛恨林彪
關於《九評共黨閱卷感言》一文反饋
《九評征文》紅與藍(外三首)
休斯頓《九評》研討會之二 (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