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3日訊】近期,國家統計局發佈新規:從2005年1月1日起,各省不得再自行發佈GDP數據,而由國家統計局統一發佈。這項措施,也被稱為「改革」。
這一所謂「改革」的背景是,許多年來,中央與地方的統計數據,始終不能合拍,差距甚至越來越大。年年都出現一個荒唐的現象:在中國出版的各種《統計年鑒》中,「一加一不等於二」,即,各省市的經濟產值加起來,並不等於全國的總產值;同樣,各市縣的產值加起來,也不等於全省的總產值。
以 2004年上半年為例,北京中央公佈,全國的GDP是58773億人民幣,全國GDP,應該是各省市自治區GDP的總和。然而,31個省市自治區同一時期的GDP總和卻是70273億,比北京公佈的58773億多出11500億,差距高達1/5;各省市自治區的GDP增幅,均是雙位數,平均高達 13.4%,比北京公佈的9.7%,高出3.7個百分點。
如果北京公佈的數據屬實,則證明地方造假;如果地方公佈的數據屬實,則證明北京造假;事實上,雙方都在造假。今年,北京的造假更甚於地方。因為,北京公佈的產值,需要證明宏觀調控政策「見效」,過熱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控制,中國經濟有希望實現「軟著陸」,等等。否則,以地方上兩位數的增長率,如何向國際上交代?
最近到訪澳門的國家主席胡錦濤,也不由自主地洩露了個中玄機,他透露,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仍將達到9.1%,與去年持平,間接承認宏觀調控的失敗,因為,原先的調控目標,是將經濟增長率壓縮到7%。
「宏觀調控」受到各地官員的抵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其實,在此之前,各級官員為了各自利益或「政績」的需要,謊報當地產值,早已非常普遍。對這一點,國內御用學者已經公開承認,並保守地估計,當地經濟繁榮時,上報產值下調2%,目的是為了少交稅;當地經濟蕭條時,上報產值上調2%,目的是為了誇大「政績」。
中國經濟數據,真假難辨,令世界頭疼,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無怪乎,就連最親中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巴爾都完全不相信中方的統計數字,乾脆不客氣地下了個結論:在過去二十五年間,中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不可能達到8-9%,最多是6%,他說,亞洲「四小龍」以平均6%的速度連續增長了37年,從1960 -1997,那就是世界上最好和最長的經濟增長表現了。
此前,中國的統計資料分五級核算,中央、省、地、縣、鄉,一層層上報資料。每到10月份要報統計資料的時候,各鄉幹部都要請鄰鄉幹部吃飯,互相打聽對方要報多少。一般而言,既不能報得太高,也不能報得太低,太高,招風惹眼;太低,顯得落後,如何上報,是一種「政治藝術」。鄉報到縣,縣報到省,省報到中央,層層虛報,誤差越來越大。「官出數字,數字出官」,這也便是中國經濟神話的由來。
這一回的所謂統計「改革」,等於是剝奪各地經濟統計權力,一切收歸中央,一切數據以北京公佈的為準。實際上,這是一種倒退,為經濟統計的進一步造假奠定基礎。道理很簡單,在既無監督、又無對比的情況下,誰能保證國家統計局數據的真實和準確?
在制度規範的國家,尤其法制健全的西方發達國家,不僅中央政府有一套完善的統計制度,各行政區域,即各省市、乃至於各鎮各鄉,都自有一套完善的統計制度。與此同時,還有獨立於政府之外的統計系統,比如,民間研究所或資深財經刊物,或由經濟權威人士組成的民間委員會,他們定期展開獨立的經濟統計,發佈獨立的統計報告。政府公佈的經濟數據,就建立在這種有對比、有監督的基礎之上,經得起推敲和檢驗。非但如此,在這些國家,經濟統計的頻繁程度,甚至具體到每一個星期;經濟統計的翔實程度,甚至具體到每一項。比如:某周領取失業救濟的人數,其中增加或減少的人數,以及由此計算出的失業率,或失業率升降值。國家領導人的民意支持度,往往隨著經濟數據的高低而起伏,迫使其誠惶誠恐,居安思危,不斷採取因應措施。
當今中國,任何一條政策調整或改變,幾乎都被當局冠以 「改革」二字,給人的感覺,一切都在「進步」。事實上,有些改變,往好的方向發展;有些改變,往壞的方向發展;有些改變,則是「換湯不換藥」。而所有這些東西,統統被美其名曰「改革」,不僅名不副實,而且魚目混珠。此番所謂統計「改革」,就是明擺著的倒退。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