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二十二日專電)馬來西亞警方認為,隨著科技進展,毒販走私活動也步向國際化,因此,各國警方之間的合作更形重要。東協各國如想在二0一五年達到零毒品的目標,那麼各國之間就更須不分彼此的齊向毒販宣戰。
大馬警察總長巴克利奧瑪在首屆馬泰警察肅毒聯合課程結業禮上,發表演說時指出,肅毒工作不應也不能全靠警方,各國政府政策也須同步推行反毒運動,互相嚴密配合下,肅毒的成功機率才可把握。
這項課程由大馬警方主持,泰國派出十六名警官與大馬的十名肅毒組警官共同參加,深入研討兩國邊界如何監督和嚴控走私毒品問題。這也是今年四月兩國邊防峰會所達致的協議,首次在吉隆坡舉行的聯合課程,雙方除了交換和分享各種情報,也對兩國的肅毒方式和毒品法令進一步瞭解。
巴克利奧瑪指出,本區域的毒品都來自金三角地帶,主要毒品是海洛因、鴉片與安非他命。根據肅毒組的資料顯示,由於地理環境的關係,陸路依然是毒販運毒的首選。他們常用的運毒方式,是把毒品藏在車輛內,或綁在身上,甚至有把毒品用膠囊裝好吞下肚,或塞入肛門、子宮內,企圖瞞天過海的混過關卡。
他說,大馬向來都不是生產毒品的國家,但是毒販卻以大馬作為毒品轉運站,或分銷中心。由於所有毒品都來自鄰國,這也就是大馬一直要求鄰國警方合作撲滅毒品走私的主要原因。
他也說,馬泰兩國警方實際上曾合作而成功瓦解不少毒販集團,起獲大量毒品,但是這些通過水路或陸路的不法活動,卻一直是無法根除,主要也在於它有市場,有需求,因此也才有人甘冒性命危險而從事販毒的活動。
不過,他認為警方的強力取締與掃蕩,只是肅毒的一環,各國政府嚴密的反毒品政策與運動,澈底的立法與執行,推行各種反毒品運動以降低需求,並協助吸毒者戒除毒癮。各國如此通力合作的配合下,始有讓毒品絕跡的曙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