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4日訊】一直以來,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構思,都被視為中共和平統一的有效工具。然而,香港回歸的實踐經驗得知,此構思尚未完全成功落實,更對香港的政治經濟面貌構成不少的沖擊。經濟方面,失業、裁員,減薪及負資產不斷;政治上的自由、法治、人權及民主亦未有任何寸進,反而有倒退的跡象。
二零零?及零四年的七月一日大遊行,可被視為香港人藉反對廿一條立法,對回歸多年特區管治及施政的總爆發。港人由昔日的政治冷漠,轉化為具體政治的抗爭行動。雖然兩年的七一大遊行令當局撤回廿一條立法,以及逼使?位問責官員下臺,表面上是香港民主運動勝利的成果。不過,中央有感香港的情況失控,由今年開始加強對香港事務的控制及幹預,嚴重沖擊「一國兩制」的實施。可以說,中央由過去隱性幹預(透過官員的任命),改為全面的政治幹預,務求穩住香港「失控」的政局。
由今年年初的「愛國論」開始,中央不斷在各層面展開直接或間接的幹預,其中包括:(一)透過人大釋法,否決07/08年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二)為港人政治訴求定下框框,對在香港高喊「還政於民」及「結束一黨專制」的口號設限,以圖打壓和邊緣化香港支聯會;(三)加緊對媒體的操控,逼使名嘴相斷的封咪,影響香港言論自由;(四)全面介入香港立法會選舉,透過傳媒、親共的地區網絡和組織,影響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五)為幹預香港事務鋪路,在國際院轄下成立「港澳政策研究所」,架空特區政府及行政長官董建華。
種種的事例顯示,香港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備受考驗。香港民眾的意見未能透過現行的建制(特區政府及立法會)的管道表述,惟有依賴建制外的參與(群眾集會,遊行和示威),將積累的不滿發和表達。此舉究竟是禍?是福?對「一國兩制」的成功有否幫助,的確有待時間驗證。
從香港的實殘經驗,民主及自由從來不可依靠當權者賜予,要由民眾一點一滴由「下而上」爭取回來。香港兩年七一經驗引證,雖則大眾傳媒受到中央的操控,但香港已湧現不少另類媒體,港人可以透過網上討論區,互相傳遞的電郵(包括:諷刺高官笑話書及自製音樂短片)、網上電臺等等網上另類媒體,獲取資訊,並參與政治及社會運動。
--轉載自《議報》第175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