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國航油失手新加坡(上)

胡少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11日訊】十二月一日,因為投機性石油期貨交易導致巨額虧損而無法滿足債權人的償債要求﹐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航空油料公司向新加坡証券交易所申請停牌,並同時宣布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令。應新加坡警方的要求,中航油總裁陳久霖已經從中國飛往新加坡並被逮捕。由於投機而導致公司破產的案例在世界上並不罕見,例如數年前由於一個交易員的投機而在新加坡破產的巴林銀行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雖然如此,世界各大媒體對此次中航油的事件還是進行了大規模的報道。不少專業人士認為,中航油失手新加坡是整個中資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的一個縮影。

中航油在新加坡失手的直接原因是在新加坡期貨市場賣出了過多的石油看漲期權。也就是說,與許多貿易商和金融機構認為世界石油價格將會快速上漲的預期相反,中航油的負責人預期石油價格將會下降或者上漲幅度將大大低於其他人的預期。基於這一預期,中航油向銀行借入大量資金作為定金,在期貨市場以一定的價格賣出了大量的石油期權。當合同到期以後,市場價格比中航油的預期價格要高出許多,因此中航油必須付出兩種價格之間的差額。正是這個巨大的價格差額導致了中航油的債務危機。據報道,截至十一月二十九日,該公司因投機性石油期貨交易導致的損失達五億五千萬美元(折合大約四十五億元人民幣),幾乎相當於該公司的全部市值。

由於世界重要原材料的價格和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起伏不定,不少大的貿易商常常通過期貨市場來規避風險。期貨市場的這種功能滿足了對價格預期不同的人們各自的需要。但是與此同時,也為無孔不入的冒險者提供了利用價格差異來進行賭博的機會。

中航油雖然在新加坡注冊並上市,但是卻由中國政府直屬的大型國有企業中國航有集團絕對控股。這個中航油集團是一個控制中國航空用油供應的壟斷企業,幾乎百分之百的中國航空用油進口便是由該集團控制的。這種壟斷的權力近年來基本悉數交給了其控股的中航油。鑒於中國近三分之一的航空用油依靠進口,中航油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上大額買進賣出應該屬於一項回避價格風險的正常業務,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即使偶有失手也應在情理之中。

問題在於,此次中航油在期貨市場賣空的數量大大高於其規避風險的規模,甚至也遠遠超出了其經營的正常規模。這說明其在市場所做的實際上不是規避風險的操作,而是在進行地地道道的投機。但令人費解的是,中航油的這項投機買賣,即使成功,其收益將極為有限;而一旦失手卻是風險無窮。

既然如此,為什麼公司決策層要為了如此有限的利益而冒如此巨大的風險呢?通常上市公司的注冊地有法律保護投資人的利益來限制公司的投機業務,上市公司內部也大多有一系列的規定來制約管理層和交易人員因為投機而是公司造紙巨額損失,中航油負責人是如何回避這些法律和規定而將公司帶入絕境的呢?據報道,在此次危機公開爆發之前的兩周,中航油的負責人已經向其控股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團報告了虧損實情,其母公司隨即出賣了其在該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權。

在此次危機中,這個控制中航油的中國國有企業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對這一系列問題的解答,將向公眾表明,中航油此次新加坡失手,看似偶然,實屬必然。它的確是中國國有企業不良的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個表現。不僅如此,隨著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中國公司治理結構的痼疾對公眾帶來的危害也將越來越大。對此,作者將在下次評論中給以詳細分析。

(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少江﹕為什麼說中國此次加息的幅度太低
胡少江: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
胡少江:人民幣堅持不升值的成本越來越高
胡少江﹕王小石事件說明了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