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日訊】 (中國輿論監督網磐石報導)剛剛過去的一周,山西的新聞界顯得頗不平靜,該省知名媒體《XX晚報》刊發的一篇題為《「資源爭奪戰」背後的假記者》的報道,在圈裡圈外引起了不小的波動。然而,波動的結果卻是雙向的:圈外讀者對該報道影射的媒體心生疑慮,圈內人士卻對該報道的真實性十分質疑。
誰在炮製「真實的謊言」?
據該報道稱,臨汾市洪洞縣左木鄉段家山村民在與該村已被對外承包的煤礦產生合同糾紛之際,《XX法制新聞》及《XX與法制》兩家「中央媒體」介入了這場紛爭。報道說,《XX法制新聞》三名記者「徑直來到支書高金鎖家,未出示任何證件,態度冷漠地要高『跟我們走』,隨後把高帶至煤礦井口。三名記者指著高的鼻子問:『群眾被打了,你這個支書該負什麼責任?』」。然而,事後從該社記者現場錄音、錄像資料顯示的卻是:記者進入支書高金鎖家首先做的就是出示證件亮明身份,隨後進行了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採訪;採訪則由於一群村民怒氣沖沖闖入將支書高金鎖揪走而中斷;錄像顯示,在趕去煤礦的半路,為抓取群眾倒地的場面,記者在距礦口千米之外一塊高地上將鏡頭推近拍攝,而當時,先行的高金鎖已在數百米開外,記者趕到時,高金鎖已躲入礦上一隱蔽的小屋,人尚且不見,記者如何夠得著「高的鼻子」?
能用子虛烏有的事件精心炮製出這篇「真實的謊言」的人即是《XX晚報》李廷禎。
「首席」的馬甲兒
李廷禎何許人也?《XX晚報》首席記者,臨汾新聞圈內許多人士未睹其面先聞其人。其經典之作是,在臨汾某知名大酒店內,因酒喝多後與人話不投機大打出手,一番大鬧天宮的表演之後,「首席李」的軼事廣為傳播。不過,打架成癖的「首席李」也有丟場的時候,據說與臨汾當地某媒體記者共席時,李仗酒欲再次耍橫,不料強中遭遇強中手,李在對方的鐵拳面前乖乖服軟。
凡從事新聞報道的人都知道,批評報道的採訪務必做到對話三方,這樣方能保證報道內容的客觀公正。作為「首席記者」的李廷禎不會不懂,然而,圈內人士的質疑恰恰直擊其報道的「軟肋」--該報道通篇只站在礦主一方,有關煤礦承包的來龍去脈的敘述,幾乎是礦主李慶書一份書面材料的翻版,而段家山村民對此說法的辯駁卻不著一字,為何?
原因或許在其報道裡可窺一斑。報道指稱《XX與法制》的幾名記者是「假記者」,隨後在賓館總台記錄上發現,登記的記者竟是某縣一農民,以此佐證記者的「假」。在李廷禎看來,農民出身的人就不配做新聞記者,就不配做文化人。我們要問的是,李難道就是天生的貴族血統?按照該李的邏輯,出身農民的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是否也不配做領袖?
骨子裡的這種歧農意識使得本應站在客觀公正立場上的李廷禎,對段家山的村民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最終結果則是,一紙漏洞百出且經不起人前質證的失實報道在令《XX晚報》失掉操守的同時,原應光彩照人的「首席」馬甲兒亦被戳成一張「破席」。
良心不敵「黑手套」?
原因決不止此。一篇讓明眼人乍看就能瞅出破綻的報道,經層層審閱之後,《XX晚報》仍不惜整版的篇幅登出,這裡面有什麼「貓膩」?有知情人一語道破玄機:煤礦主拿錢打點,且數目令人咋舌!一省級媒體駐臨記者則顯得見怪不怪:這種事稍有頭腦的人就能想到是怎麼回事!果真如此,「首席李」必能分得一勺好羹,不難想到,該李看著存折上猛增的 位數,眉飛色舞地呼朋喚友一起去大喝豆漿。
豆漿廉價可買,良心難道就高價可沽?
該報道如此「夾生」出爐帶來的利好是顯而易見的。其一,「假記者」的當頭悶棍令兩家法制媒體措手不及,必然暫緩對煤礦事件的調查,為礦主奔走周旋贏得時間;其二,該煤礦憑借報道造成的輿論影響為自己披了件「合法」的外衣,以此作「擋箭牌」,理直氣壯地開工生產;其三,吃人家的嘴軟,《XX晚報》報道既出,一旦其他媒體與己意見相左,其自然不肯自打耳光,必在版面上為該煤礦再批「宅基地」,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雙方互惠互利,共謀發展。
令人擔憂的是,事若至此,不明真相的千萬讀者將情何以堪?
中央某權威媒體一位資深記者談及此事,語氣堅決地說,媒體不能出賣良知,更不能充當輿論「打手」;對於這樣的記者,應盡早將其清除出新聞隊伍,否則將來貽害無窮!(//www.dajiyuan.com)